從晚唐五代詞的發展中可以看出,詞因情而美,“詞是五彩繽紛的題材”是詞的主流風格和傳統定勢,而李清照繼承了南唐“上溫雅”兩個主要詞的變異,並以個性化的方式進壹步深化發展。她的“閨情詞”雖然保持了寫男女失戀的傳統,但卻壹洗《花兒與北宋》中那種淒美芬芳的狀態,“用淺薄低俗的語言寫閨情”,用空靈的女性筆法,拓寬和改進了傳統艷情詞的內容和風格,生動優美,語言新穎雋永。比如她的《粉唇》:
蕩上秋千,懶得搓嬌嫩的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漬滲透著薄薄的綢袍。見客人來了,襪子鏟金簪溜,羞走了。門邊回頭,聞青梅。
《如夢》:
常常記起亭子旁小溪邊的亭子,直到夕陽西下,陶醉於美景而流連忘返。總是玩到盡興而歸,卻輸給了朱峰泳池深處的泳池。怎麽劃壹條船出來,不小心,卻嚇了壹群奧盧。
醉花吟:
薄霧彌漫雲濃,日子過得愁苦,卡普爾在香爐的鳥中。節亦重陽,玉枕紗廚夜半涼。東籬飲酒至黃昏後,淡淡的黃菊香溢滿雙袖。別說清秋不是人,西風卷旗珠簾,簾中人比那黃菊還瘦。
《如夢》:
昨夜雨驟風吹,酣睡未耗酒。我問快門人,他卻說:“海棠還在。”妳知道嗎?妳知道嗎?它應該是綠色的,胖的,紅的,瘦的
她推崇南唐君臣詞的“雅”,“用簡俗之詞,作清新之思”,獨樹壹幟。所謂“自小有詩名,只能養活自己,走近前輩”也是如此。她以精句妙語的技巧,將詩詞的語言從口語中提煉出來,將“鄭、魏之聲日盛,柳永詞之俗”的刻板印象,變為“用淺俗之詞作清新之念”,以“獨作”的雅俗,突破傳統閨閣情話的狹隘與庸俗。所以古人評價“李後主是男,李易安是女,千真萬確”。
她的《論詞》曾在宋承平北境時作過極好的巡禮,評價南唐君臣詞“雖語奇,亡國之聲思之悲”,似乎包含了歌詞不必“貧窮落後”的意思。當李清照經歷了靖康之變,面對國家的變化和個人的分離之痛,她的詞風也發生了變化。她的歌詞不僅“哀思”,還用自己對過去和現在的深刻而間接的感受來表達跌宕起伏的痛苦。在崇尚“雅”的同時,避免了“讀詩不修”之弊,秉承了“詞句和諧”的規範,也促進了北宋以來崇雅之風。
靖康之變後的第二年(公元1126年),李清照的婆婆在金陵去世,她的丈夫趙明誠攜書15南下參加葬禮。建言二年(公元1128年),李清照帶著國家滅亡的痛苦南逃至建康。有詩“南來吳江太冷,北去瀟水太冷”,“南有王導衣衫襤褸,北有劉琨傳來的消息”,表達了對南宋朝廷的極大不滿。趙明誠病逝不久,李清照被誣以玉壺贊金到朝廷,大為驚恐,將全部家當獻於朝廷,以求洗白解脫。後來,她循著高宗避亂出逃的路線,從越州到明州,經奉化、臺州,再經溫州回到越州。最後在紹興二年,從越州遷到杭州。這期間,她不僅受到政治壓力,而且大量書畫墨被盜,孤苦伶仃四處漂泊,處境極其悲慘。她的詞也從北宋的閨閣情懷轉變為她自己深刻委婉的古今情懷,以深沈的悲憤表達跌宕起伏的痛苦。像李後主的《亡國之聲·哀思》壹樣,詞有壹種偉大的境界,有壹種深沈的感情,有壹種沈浮古今的生命體驗感。
2.“易安體”——李清照對婉約詞的貢獻李清照的詞非常善於把抽象的情感和憂慮變為現實,用巧妙的意象和自然的口語表達獨特的感情。如果說易安體在早期閨閣情話上獨樹壹幟的話,她穿越南方後的詩歌則呈現出“悅耳動聽,姿態萬千”等多種面貌。兩者都是易活體,古今跌宕起伏,風格清新婉約明朗,婉約剛健的多面體相得益彰。這也是李清照對婉約詞的獨特貢獻。
李清照的詞婉約婉約,分別描寫了她少年、青年、老年的感情。她表達少女情懷時“襪子鏟金釵溜,羞於去。”回望門口,聞到青梅的清新;* * *“花飄水流”的表情。壹種相思,兩處閑情。這種情況沒有辦法消除,只能皺眉,只能往心裏去。”夫妻倆深情纏綿;經歷了家國分離後的老年憂傷,我們用“梧桐”細雨,直到黃昏,點點滴滴。這壹次,多麽悲傷的壹句話!“千變萬化的復雜感情,都用自然生動的口語表達出來,巧妙卻不留痕跡。”作為壹個長短句,可以曲折,可以輕快,可以充滿姿態。“這些獨創性可以在下面的歌詞中看到。如《武陵春天》:
風已止住塵埃,香花已開盡,夜裏梳頭已倦。物是人非萬物,淚先流。
據說雙溪泉還是不錯的,也打算做獨木舟。恐怕船承載不了多少心事。
此詞是作者晚年避難金華期間,紹興五年(公元1135)金與偽軍南侵後所作。那時候,李清照的丈夫已經去世,家裏的石和石文物也丟失了。作者孤身壹人,徘徊在漫天的篝火中,經歷了坎坷的道路,坎坷的人生,所以他的文字極其悲涼。第壹句寫的是我們眼前所見,“風已止塵,香花已盡”痛苦而含蓄。和以前相比,梳頭這句話有了完全不同的含義,壹個是生離死別的悲哀,壹個是死恨,深淺不壹。三四句話從含蓄變成了豎著直寫。指出所有的悲傷和憂愁都是由不同的事物引起的。含蓄和率真似乎是現實的對立面。接下來的四句,第壹轉,最後兩句連在壹起,又壹轉;擔心船太重搬不動,想法新穎真實。並以“聽而說”、“想象”、“恐懼”六個虛詞轉折形象化。清代吳對《詞中蓮子》第二卷的評價是:“哀怨深沈,至今仍使人感到夫妻之重。”另壹個例子是永裕樂:
夕陽熔金,暮雲合。人在哪裏?染柳煙吹梅花笛,妳對春天了解多少?
元宵節天氣和諧就沒有風雨嗎?來相見,賞寶馬,謝酒友詩。
中州風華正茂,閨房多閑情。記得重點三到五。鋪綠冠,畫金雪柳,與他們群雄逐鹿楚。現在我很憔悴,刮風結霜,晚上不敢出門。不如聽人在簾下笑。
此詞是作者晚年為臨安元宵節所作。第壹部描述了今天的風景和心情,第二部從今昔對比中表現出跌宕起伏的感覺。在描述完景色之後,最後壹部電影以“人在哪裏?”“妳對春天了解多少?”“第二個地方沒有風雨嗎?”突如其來的提問,跌宕起伏,看得見滄桑,帶著大自然的變幻莫測,包含著現實的跌宕起伏。下壹部片子前六句回憶往事,後五句傷害當下。結論與影片形成鮮明對比,既有今昔跌宕起伏的感覺,又有人與我的區別。以小見大讓我更加難過。宋人對後壹部影片中的幾句話評價很高:“都是用平常的語言調出來的,巧妙煉句容易,平淡者調出來難。”再比如《漁父的驕傲》:
天空與雲霧相遇,銀河想轉向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聞天問我歸何處。
我報長夜漫漫,學詩。有驚人的句子。九萬李鳳鵬是壹個積極的舉動。風停了,船吹走了三座山。
這首詞在《黃生華安詩選》中題為《憶夢》,與李清照壹貫的婉約風格不同。作者借助夢境的描寫,在夢中跨過天河,直奔天宮,並大膽地向天帝傾訴自己的不幸,強烈要求擺脫“長路”和“日落”的困境,然後像鳥兒壹樣駛向理想的仙境九天。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詞風明朗豪放,與蘇軾、辛棄疾相似。黃遼翁在《燎原詩選》中說,此詞“無粉跡,自然是北宋之風。”由此可見,李清照多樣的詞風展現了她瑰麗的精神境界。他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力確實是天才的壹筆,有著博大而豪邁的氣度。其中既有李白的汪洋恣肆,也有杜甫的沈郁頓挫,成為《漱玉集》中獨樹壹幟的詞。再比如“慢聲”:
找來找去,又孤獨又難過。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停止呼吸。三杯兩盞酒,怎麽能打得過他,風裏來晚了?郭艷很難過,但這是壹個老熟人。
黃花堆得滿地都是。現在誰能摘?看著窗外,壹個人怎麽會黑?梧桐更是毛毛雨,黃昏滴水。這壹次,多麽悲傷的壹句話!
這首詞是作者南渡後的名作之壹。以為界,李的詞前後有明顯的不同,但她始終堅持“詞有別”,她的詞表達了她的誌與情。但她南渡後詞的境界和情感卻比以前更深更廣。前三句,由七組疊字組成,特別精巧,是詩人的大膽創新;壹直為詞評家所推崇。宋代詩人羅大靖說:“女人開頭七個字就能有創意,真了不起。”
先生認為:“這首歌是純粹的賦體,寫的是太陽的憂傷,紙上滿是嗚咽。從這十四個字開始,字裏行間總說心情難過,中心不定,若有所失。”好處是有層次有深度,很難達到。“尋尋覓覓”,劈空,直寫失去什麽的心態。“冷冷清清”指的是環境和心情兩方面,由內而外。“悲與悲”的堆疊,是外在環境與內在心靈連接的鑰匙,承上啟下。由淺入深,文字飽含情感。“壹見鐘情”的兩句話,意會含蓄,文筆動人,十四個疊字的延伸,感情溢於言表。在“飛鵝”和“黃花”之間,今昔跌宕的感覺是痛苦的。“黑”字是壹個危險的押韻詞,而且被噎著了。梧桐細雨,逼出壹句話。文外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無限痛苦和壓抑的感覺噴湧而出。有妙語但不是刻意找工作,而是真的很感動。所以“背圖神,唱的越多越好。”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姿態萬千。”
李清照善於運用前人詞中的經典意象,但在充分融鑄了自己的感情後,意境渾渾。比如她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淚先流。據說雙溪泉還是不錯的,也打算做獨木舟。我怕船載不了多少心事。”雖然出自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只是壹江春水向東流”,但明顯有李清照對家國之痛的獨特理解和表達,有別於《李後主王》的感嘆。在它的婉約之中,自有清新、疏朗、飄逸,甚至清朗、明朗的風格,是多面的;除了“凡詞入曲於俗語,煉句易,入調於平淡語難”的創新之外,他的詞在文本結構上有開有合,充滿了丈夫精神,是婉約詞中少有的“沒有壹絲壹毫的粉,這是北宋的風格。”所以清人說“易安風流倜儻,有夫之氣,是閨閣裏的蘇、辛,而不是秦、劉。”“閨房之秀,亦實文士之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