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概念整合理論_概念整合理論分析

概念整合理論_概念整合理論分析

概念整合理論遵循人類認知的普遍原則,以語義為認知手段,這使得它能夠描述各種認知現象。本文分析了概念整合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優化原理。該理論從文本在線的角度分析意義建構,克服了隱喻認知機制的缺點,體現了人類思維的多元結構和語言的經濟性和靈活性原則。

關鍵詞概念整合;心理空間;意義建構

概念整合理論作為壹種新的認知語言學理論,遵循人類認知的普遍規律,從新的角度研究意義建構的認知機制。概念整合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將概念整合視為人類壹種基本的、普遍的認知方式,它涉及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壹,概念整合理論的基本原理

概念整合是將不同認知領域的框架結合起來的壹系列認知活動。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網絡模型是由四個空間組成的網絡:兩個輸入空間、壹個合成空間和壹個* * *空間。兩個輸入心理空間的* * *結構及其* * *抽象信息投射到第三個空間,即* * *類屬空間;同時,在這兩個輸入心理空間的基礎上,通過跨空間部分反射、匹配、選擇性投射到第四個空間交融的心理空間。合成空間從兩個輸入空間中提取部分結構,形成湧現結構。這樣,這四個空間通過投影鏈相互連接,構成了壹個概念整合網絡。

壹般來說,概念整合網絡有四種類型:(1)單框架網絡。這是最簡單的概念整合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有兩個輸入空間和壹個合成空間,輸入空間包含要整合的信息。兩個輸入空間中的壹個包含抽象的空框架,而另壹個輸入空間沒有框架,只有用於填充的組件。(2)框架網絡。在框架網絡中,概念整合更加復雜。壹般來說,壹個框架網絡中有四個心理空間:兩個輸入空間,壹個合成空間和壹個包含輸入空間中抽象信息的* * *空間。(3)單向網絡。在輸入空間中有兩個組織框架,但是在合成空間中,只剩下壹個組織框架。簡單的隱喻復合空間都屬於單向網絡。(4)雙向網絡。在輸入空間中有兩種不同的組織框架,在復合空間中仍然有兩種組織框架。輸入空間有自己的特點。然而,兩個組織框架的重新整合出現在合成空間中。通過整合獲得的概念網絡並不是相互分離的。相反,這些概念網絡類型形成了壹個連續體。在這個連續體的壹端是壹個非常簡單的網絡,合成空間中的結構幾乎可以通過輸入結構的組合來獲得;在另壹端,它可能是壹個典型的隱喻或反事實。認知操作主要在合成空間的分層結構中進行。分層結構是壹種新的結構,在其他空間中是沒有的。它是概念整合的核心部分,是形成新概念的結構。合成空間中的分層結構主要執行以下三個集成操作(Fauconnier & amp;特納,1998):

(1)作文是三個過程中最簡單的。它結合了兩個或多個輸入空間投影,並在輸入空間之間形成了以前不存在的新關系。

(2)補全或圖案補全,借助背景圖形知識、認知和文化圖案,使激活的圖案在合成空間中不斷完善。也就是說,當壹些表征投射到合成空間時,可能會激活額外的概念結構圖;或者當合成空間中的結構與人的長期記憶中的信息相匹配時,壹些隱藏的信息就會被自動激活。

(3)延伸是指合成空間中的結構可以延伸,也就是所謂的“運行交融”:認知操作是在合成空間中按照自己的分層邏輯進行的,利用人的想象力可以根據分層結構對細節進行無限延伸。

二、概念整合理論的優化原則

Fauconnier和Tumer(1998)提出了概念綜合約束的五個優化原則,在這些原則下,綜合可以最有效地運行。這五個優化原則是:

整合原則:合成空間的內容可以作為壹個整體單元運作;

(2)構造原理:輸入空間的構圖與他們放入合成空間的構圖有匹配關系;

(3)網絡原理:將合成空間作為壹個單元運行,需要在合成空間和輸入空間之間保持壹種適當的網絡關系,即保持合成空間和輸入空間之間的密切關系;

(4)解包原則:復合空間的理解者必須能夠解包復合空間,重建輸入空間、跨空間映射、類屬空間以及所有這些空間之間的連接網絡;

(5)理據性原則:如果壹個成分出現在復合空間中,它的出現必須有充分的理由。這五個優化原則是在自然語言中構建概念結構的強大機制,對於所有概念映射問題都非常有用。福康尼耶& amp特納的最優化原理是可選的,滿足壹個條件往往不能滿足其他條件。

第三,結論

概念整合理論詳細分析和解釋了意義建構過程中的認知機制,從文本在線的角度分析意義建構,填補了隱喻認知機制中的不足。它的建立對認知語言學和語義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

[1]福康尼爾。思維和語言中的映射[M]。劍橋大學出版社,1997。

[2]Fauconnier,G和Turner,M .概念整合網絡[J].認知科學,1998(2)。

[3]萊考夫,G .當代隱喻理論[A].在A.Ortony(Ed)。,隱喻和思維[C]。劍橋大學出版社,1993。

[4]蘇小軍,張愛玲。概念整合理論的認知力[J].外語,2001,(3)。

[5]秦生勇。轉喻與概念整合理論[J].湖南大學學報,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