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十六個四字成語

十六個四字成語

1.十六個四字成語,行屍走肉,

蟬蛻了殼,

百分之壹,

從此幸福快樂,

最後壹戰,

霸王別姬,

天地,

不要吐得太快,

廣闊的天空,

愛必須是,

知識淵博,

兵臨城下,

春暖花開,

很難逃脫,

黃道吉日,

大話西遊,

偷走壹天,

兩個小小的猜測,

臥虎藏龍,

用珠寶串珠,

氏族,

*** 、

畫聲畫影,

國色天香,

彼此相愛,

八仙過海,

婚姻美滿,

妳的掌上明珠,

每個人都很開心,

不受懲罰

2.關於中考的四字成語***16字1、戰戰兢兢:形容因害怕而發抖或謹小慎微的樣子,也形容因饑寒交迫而發抖的樣子。

2.這就像給老虎加了翅膀:這是壹個比喻,強者在接受援助後更加強大,也是壹個比喻,惡人在接受援助後更加惡毒。

3.若即若離:看似近,實則隔。形容不遠,不近,不疏,彼此之間有壹定的距離。這也是指徐若,他充滿了感情。

4.入木三分:興科的書法很強,也意味著觀點和論述很深刻,很貼切。

5、馬翻了個底朝天:馬被打趴在地。形容慘敗,也比喻失控。

6.沙裏淘金:比喻花大力氣卻收效甚微,比喻從大量材料中挑選精華。

7.穩:既形容說話、做事、寫文章,也指做事缺乏創新。

8、很吵:後來用來形容討論。還形容反動言論非常囂張。

9、邏輯性:寫文章,做事,按順序做好。比喻合理、常見,也是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10,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描述文章的完整結構,也描述把事情做到最後,開始和結束。

11、換宮蛻皮:原指改變樂曲的曲調。後來,也意味著事情的內容發生了變化。

12,引而不發:表示射手滿弓不發,表示整裝待發,等待行動。也意味著要善於激勵和引導,讓別人自己行動。

13、幽夢服飾:春秋時期,楚國著名藝人幽夢穿著死去的孫帥所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模仿其儀態,冒充孫帥來勸諫莊王。莊王感動了。如今,“幽夢關彜”常用來指壹場古裝表演,也比喻為了看起來像而盲目模仿。

14、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內容豐富、生動、連續;也形容規模或氣勢宏大。

15,右手畫圓,左手畫圓:比喻不細心,什麽事都做不成。也形容頭腦聰明,行動敏捷。

16,缺錢:原指破衣爛衫,生活貧困。後來也比喻顧此失彼,應付不過來。

17,事事順利,也比喻為人處事圓滑。

18,指手畫腳: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壹味指揮,進行評論和指責。

3.誰能給我16四字成語1?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像堅固的城墻壹樣堅不可摧。比喻團結有力。來源——《國語·周瑜下》:“眾心造城,眾口奪金。”

2、自作自受——我做了壹件又蠢又壞的事,我倒黴了。來源——松石普濟《五燈會元》:“和尚問金,‘誰能擔壹百二十斤鐵枷?應道:“這是妳應得的。”""

3、度外——度:考慮。出於考慮。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等。來源——《後漢書·肖偉傳》:“帝積苦兵,役以聒噪子。公孫述遠在邊關,對眾將說:‘把這兩個兒子放在外耳吧。’"

4.壯誌淩雲——野心:宏大的野心;淩雲:直上雲霄。形容理想遠大。《熊傳》:“昔梁武帝好仙,如《大人賦》。欲用如風,皇帝臉色發白,有淩雲之誌。”

5.既聰明又勇敢——足智多謀又勇敢。——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壹人知三策,武功解六塔,智勇雙全。”

6、自陷-施法:進入;捕捉魚和鳥的工具。把自己扔進網中。比喻必死無疑。三國曹偉之《野田黃鳥》詩曰:“不見籬中鳥,見鷂自投羅網。”蘇頌石《策不去奸民》:“如獵人終日在草叢中追逐操練,尋兔而戰,不待兔自投羅網而取之。”

7.自私——利己心很重,只為個人利益。《晉書·彭尼傳》:“苦必生於自私,然以欲為基。”列子楊朱:“大禹不利己,而全身燥。”

8.紙上談兵-紙上談兵。比喻空談,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是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習兵法,論軍事,父親打不過他。後來,他在長平之戰中接替廉頗成為趙江。只知道按兵法辦事,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打敗了

9.沒有辦法驅逐:叛逃。沒有出路,是絕望。比喻處境極其困難,找不到出路。元《瀟湘雨》第三折:“我別無選擇,非要弄清楚這個薩摩亞島在哪裏?”

10,掌上明珠——比喻接受父母疼愛的孩子,尤其是女兒。金夫宣《短歌行》:“從前,妳把我當作掌上明珠。妳為什麽拋棄過我壹次?”

11,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勞動收入生活。《禮記·禮記》:“食之力無窮。”陳浩基說:“食之強國,自強之民。”

12,miss-morning;黃昏:晚上。我遲早會懷念的。形容非常想念或想某事。馮明夢龍《警言》卷二十四:“況且沈弘自中秋之夜起,思念玉潔,如今廢寢忘食。”

13.叛逆:背叛;離開:離開。大家反對,親戚背離。描述完全隔離。《左傳·隱居四年》:“止兵而人不多,忍讓而無親人,民逆而離,則難助。”

14,三訪山寨——顧:訪;茅草屋。最初是關於漢末劉備拜見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誠,壹再邀請。三國誌蜀諸葛亮《典範》:“先帝不克其臣,受其指控而委屈,在草中照顧其臣。”

15,張斯——壹個假想的名字,壹般指某人或某些人。王松安石《準寒山拾》詩:“張三褲窄,李四檐長。”

16.自欺欺人。齋藤優子流派:“都說欺騙別人也是欺騙自己,這也是很大的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