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富教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守會稽。吳王派兵追擊,將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形勢非常危急。這時,勾踐聽從大夫的戰術,準備了壹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送給吳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最後同意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然而,吳國的伍子胥覺得他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他會被逼得走投無路。但是吳王不聽。越王勾踐投降了,帶著妻子去了吳國。夫妻倆住在福查父親墓旁的壹間石屋裏。他們照看墳墓和養馬。每次夫差出門,勾踐總是畢恭畢敬地跟在後面,手裏拿著鞭子。
後來,吳王夫差生病了。為了表示忠心,勾踐親自嘗了大便,以確定何時康復。夫差的病恰好是勾踐預言的日期。夫差相信勾踐對他忠心耿耿,就把夫妻倆送回了嶽。越王勾踐回國,決定報仇。
為了不忘國恥,他睡在柴火上,坐在自己害怕的地方,說不忘國恥,不忘苦難。經過十年的積累,越國由弱變強,最終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地自殺了。
擴展數據:
成語及其故事
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北京大學國學與哲學系碩士張岱年教授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概括為“自強不息”、“重德載物”。作為國學大師,他壹生辛勤工作,為祖國的文化和學術事業做出了貢獻,被譽為壹代學者的楷模。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它來源於《易經》中的兩句話。壹個是“天道強大,君子努力”(千瓜)。有句話叫“君子以德載物”(坤卦)。
民國時期,梁啟超在清華大學教書的時候,給當時的學生做過壹次關於君子的講座。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的同學們能夠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周易》中的“自強不息”和“敬德”來激勵清華的同學們。從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四個字被寫進了清華大學的校規,並逐漸演變為清華大學的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