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主動去做該做的好事;不推脫;不卑微。當:面對;仁:原指正義之物;現在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成語起源
衛靈公,先秦時期的《論語》:“盡到老師的責任。”朱註:“要善良,以仁為己任。”
傳統成語
不拒絕做應該做的事
成語的簡單拼寫
drbr
成語註音
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情感色彩
中性習語
成語用法
部分形式;作謂語、狀語和定語;做妳該做的。
成語結構
部分形式習語
世代年齡
古代成語
成語發音
“當”不能讀作“正當”;不,不能讀成“bú”。
近義詞
責無旁貸,天經地義。
反義單詞
推三阻四,臨陣脫逃
成語的例子
人們稱我弟弟為魚鄉傻子。這句話仔細壹想,卻是弟弟義不容辭的。(李晴·嘉寶《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