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歷史典故:
春秋時期,宋、齊、金、魏等十二國聯合出兵攻打鄭。鄭慌了,急忙與十二國中最大的晉國講和,得到了晉國的同意,其他十壹國停止了進攻。
為了表示感謝,鄭向晉國送去了大量的禮物,包括三位著名的音樂家,100輛裝備鐵甲士兵的成套運兵車,16名歌手和許多樂器,如鐘琴。?
晉國的國君晉公看到這麽多禮物,非常高興。他把八個歌手送給他心目中的英雄姜維,說:“這幾年有妳給我出謀劃策,壹切都很順利。我們像玩音樂壹樣和諧真是太好了。現在讓我們壹起欣賞吧!”
姜維卻婉言謝絕了晉文公的捐贈,並勸晉文公說:“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如此順利,首先歸功於妳的才華,其次歸功於我的同事齊新的共同努力。我個人能做出什麽貢獻?希望妳在享受快樂的同時,能想到國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書上有句話:‘居安思危,居安思危。’現在我想用這個來說服我的主人!”姜維遠見卓識、語重心長的話讓晉悼公非常感動,他欣然接受了姜維的意見,從此更加敬重他。
擴展數據:
相關成語分析
用法組合;作謂語、定語和賓語;帶著贊美。
同義詞分析?
采取預防措施
1,解釋:苦難:災難;發生之前:沒有這種東西,說明還沒有形成。防患於未然。
2、出自:《易經·紀紀》:“君子思之則患之。”
白話:“君子思考問題,未雨綢繆。”
3.語法:正式;作謂語、賓語和定語;指事前預防。
反義詞分析?
抖抖枕頭,睡個好覺,不用擔心任何幹擾——坐好,放松
1,解釋:睡高枕,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
2、出自:《戰國策·魏策義》:“論到秦,楚漢必不敢動。無楚漢之患,王者臥枕,國無後顧之憂。”
白話:“為秦國效力,楚國肯定不敢對韓國有所行動。無楚漢之憂,君可高枕無憂,國須止憂。”
3.語法:正式;作謂語和狀語;用於建議和批評等場合。
情感中立的習語
成語“正音居”不能讀作“jù”。
成語不能寫成“證據”,因為它區分了形式和住所。
百度百科-居安思危
百度百科-防患於未然
百度百科-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