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起源
先秦《易經》:“日中為市,以天下之民,以聚天下之財,以商後退,各有其位。”後人從這個典故衍生出“各得其所”這個成語。
成語及其故事
在古代,人們過著采集、捕魚和狩獵的生活。神農氏發明制作了木壘、木棺,教人們開墾荒地、播種谷物、抽水灌溉,進行農業生產,擴大了人們的飲食來源。傳說神農為了發現藥材,嘗了上百種草藥,教人用草藥治病。除了發明農耕技術和傳授醫術,神農還制定了歷法,改進了灌溉技術。
隨著食物種類的豐富,人們逐漸有了多余的食物。神農氏設立市場,把正午定為交易時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品,互相交換需要的商品,滿足了大家的需求,讓大家各得其所,從而產生了中國社會原始的商品交易。
成語寓意
每個人的才華都能在自己期望的領域得到充分的施展,這是壹種理想的狀態。“各就各位”這個成語告訴人們,每個人在獲得相應的職位時都有自己的優點,但也有缺點和不足。
發現自己的優點,避免或改正自己的缺點,是人最終成功的重要法寶。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無完人,所以要善於挖掘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學習和利用,讓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都各得其所。
軼事和有趣的插曲
趙平君,漢武帝的妹妹龍公主的兒子,是漢武帝的侄子。龍公主深知趙平君依仗權勢,經常作惡,必然釀成大事件。她擔心她死後,趙平君會犯死罪,沒人救他。病重時,她對武帝說:“陛下,我願以黃金壹千公斤,人民幣壹千萬,提前贖回趙平君的死罪。”這種事沒有先例,但是漢武帝看她病得很重,為了安慰她,就點頭答應了。
龍公主死後,趙平君因為沒有人管他,變得越來越囂張。有壹次他酒後殺人,被捕入獄。武帝很難過,嘆道:“我妹妹很晚才生下這個兒子,臨死前把他托付給我。現在我不得不判他死刑。我真的不能忍!”身邊的大臣說:“公主已經為他贖了死罪,請妳原諒他壹次吧!”
武帝搖搖頭說:“這是先帝的旨意,必須遵守。如果我因為親戚而犯法,豈不是違背了對人民的承諾?”最後皇帝狠心殘忍,還是上書處決了趙平君。漢武帝處死趙平君時非常難過。
太中大夫東方朔向武帝敬酒說:“陛下兩者都做到了,賞功不避仇,懲惡不考慮骨肉。四海之內的人將得到他們的位置。”那天晚上,武帝對東方朔說:“我難過的時候,妳來祝賀我,是不是?”東方朔又說了壹些贊美的話,武帝很高興,給了他許多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