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對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他們都把全民教育作為仁政的手段和目的。壹方面,主張“在緊急狀態下設立學校來教導它”(在滕文公的章節中),以加強學校教育;另壹方面,當權者需要以身作則。
“任軍,冷酷無情;君義,皆義;鄭君,莫爭。”用榜樣的力量教育人民。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白人倫”,從而建立壹個人倫和諧有序的理想社會。
王陽明的明倫理
王陽明進壹步擴大了孟子“明代人倫”學說的範圍。王陽明曾說:“人心只有危,而心只有微,只有精,只有絕。他們被允許向他人學習。有心的可以說是自發的,人心是假的。”在王陽明看來,只要是“不與人雜”的,壹切行為和思想都可以視為“明德之學”
所以王陽明說的是良知,明代人倫之學就是良知之學。每個人都有良知。只要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良心和真心做事,就能成為聖人。因此,王陽明在講學辦學時,特別強調教育的目的在於了解人倫,即把“敬德”放在首位,教育弟子做有良知、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