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洞察力的
發音:rù mù sān fēn
釋義:指王羲之筆法雄渾,字跡三分鐘滲入板內,用以形容書法筆法蒼勁有力。
也比喻深刻準確的見解和論述。
來源:唐代張懷瓘《斷王羲之書》:“王羲之書為加持版,工裁之。”
成語故事: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7歲開始練習書法。他練字很努力,經常在池邊練字,池水被染成了黑色。33歲寫《蘭亭集序》,37歲寫《黃庭經》。更換書寫板時,工匠發現王羲之的筆力很強,字跡已經滲入板內三分鐘。
同義詞:黎頭紙背,鐵花銀鉤
反義詞:壹點點
造句:1.30年代,著名記者範長江去甘肅采訪,表達了他對那裏經濟蕭條和人民貧困的深切關註。有壹段精辟的描述,給了社會相當大的震動。
2.這些文章充滿了強烈的政治熱情,緊扣社會現實,切中要害,把事情說清楚,直奔主題?三點,讀者驚嘆。
3.當我們讀這首詩時,我們有壹種深刻而激動人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