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笑裏藏刀」的典故是什麽?

「笑裏藏刀」的典故是什麽?

人最怕遇到“笑裏藏刀”的人。這些人外表看似善良,內心卻陰險毒辣。不可能防止他們什麽時候會在背後捅刀子。但這壹招如果用在軍事上,欺騙、麻痹對方,以掩蓋自己的軍事行動,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孫子的“三十六計”中就包含了這壹計。

此語出自《舊唐書》?《李義府傳》:“時謂義宅,刀譏。”

李義府,饒陽人,是唐高宗的壹位權臣。平時對人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說話也總是帶著三分笑意,但內心卻是陰險毒辣。

有壹次,李義府聽別人說,監獄裏有壹個很漂亮的女囚犯。於是他打電話給監獄的負責人華正儀,甜言蜜語地拉攏他,以此打動典獄長的心,希望他趁機放了那個女囚犯。典獄長華正毅在他卑微的恭維中,答應無罪釋放這名女囚。後來有人為了這件事起訴華正毅。華正儀得知後,非常害怕。因為私自釋放罪犯是違法的,他向李義府求助。但李義府矢口否認,同時又怕華正儀背叛自己,所以欺負華正儀自殺。而告密的王,因告發此事,被李義府暗中革職。當人們得知李義府的所作所為時,都非常憤怒,說李義府是“拿刀大笑”。

“笑裏藏刀”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的,意思是說表面上是善良友好,內心卻是陰險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