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是壹個成語,來源於左丘明的《左溫柱安公十七年》:“我冒險又能怎麽樣呢?”冒險就是在無路可走的時候冒險。常用作褒義,有時也用於貶義;壹般在句子中做謂語、定語、補語。在國家危難之際,桂生之子寫了壹封信表明了自己的真實意圖,使晉國改變了對鄭的態度,他屬於“三寸不爛之舌,勝過百萬良師”。
生活中有時候人會被別人誤解,會把自己帶進死胡同。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抓住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不要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境地。看似沒有出路的時候,可能就是人們找到新希望的時候。孤註壹擲,鋌而走險,不會讓人發笑,但有時卻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馮《邊防策》:“蠢碧林湖,阻遼漢之分,鋌而走險,自構煩惱。”
示例:
1.男青年不遠萬裏去漁船上找又危險又便宜的工作,或者走投無路去沙特。
2.匈牙利和拉脫維亞壹些絕望的房主借入日元作為抵押。
3.為了防止綁匪鋌而走險撕票,警方決定立即出擊救人。
4.沙特阿拉伯將該視頻描述為基地組織將冒險的新預兆。
5.至少,他是絕望的。
6.李明博說,他不怕戰爭,他鋌而走險,提出了征收統壹稅的方案,以應對可能的崩潰。
雖然情況很糟糕,但妳這樣冒險也未必能解決問題。
8.年輕人受壹點委屈就不要憤世嫉俗甚至冒險。
9.為了還債,他鋌而走險去搶劫。
10,法律是明確的,鋌而走險犯罪的人是逃不出法律的制裁的。
11,現在救人如救火,只好鋌而走險,直奔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