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難八難,壹個中國成語,來自屠小章,意思是孩子生來有病,經常遭遇不幸。佛教中,水災、火災、風災為三大災,刀兵、饑荒、疫病為三小災。八難指的是影響佛法修煉的八大障礙,如作惡、享安逸,再指各種疾病、災難。“三難”、“八難”在佛經中有明確的含義,不同於俗語的壹般用法。
佛教認為世界從形成到毀滅是壹場大災難,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在“劫”後期,眾生行事乖僻,壽命縮短,繼而饑荒、疾病、刀兵等災難接連發生,稱為“小三災”。在“惡劫”的結尾,發生了更可怕的火災、洪水和風暴,被稱為“三大災難”。最後的風暴將世界卷走,從而進入“空劫”。
三災八難故事的來源
郭頌·徐若的《畫文健誌》卷二記載,唐末時,智雲和尚曾在洛陽撫仙寺的幾面墻上畫過“三災變相”。
“八難”是指見佛難,聞法難,無法修煉的八種情況:“壹是地獄,二是畜生,三是餓鬼,四是聾啞,五代慧眼,六佛前後,七是苦悶單身,八是長壽。”(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八)前三難為“三惡道”,“聾啞”稱為“苦障”。“於丹越國”是四大洲中的北洲,寓意“勝利”和無智慧的幸福;《長生天》人活得長,沒有智慧。
以上兩種困難被稱為“音樂障礙”困難。此外,那些“有智有識”的人,自以為是,這叫“惡增”的難度;那些“佛前佛後”的人,看不到佛,聽不到法,這就是所謂的“善隱”之難。如《紅樓夢》第四、五回:“自小兒三難八難,已融之銀,猶出汝矣。”
文學作品《西遊記》也闡述了所謂的“三災”,講述了修行者在某壹階段必然會經歷的各種災難。想要防備三災八難,就需要培養自由變化的藝術。從此引入了孫悟空七十二變修練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