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社會動蕩,各諸侯國先奪,危在旦夕。所以老子提倡謙虛和寬容,同時呼籲人們回歸樸素。隨著歷史的發展,老子寫這句話的背景早已消失。現在讀《老子》,對“知白守黑”有了壹些理解。
擴展數據:
“知白守黑”與“難分難解”
聯系到“知白藏黑”,我們也可以想到中國人常說的壹句話,叫做“難得糊塗”,也就是俗話說的“明知故犯”。“懂”就是“知白”,“裝糊塗”就是“守黑”。“難分難解”其實包含兩層意思。壹種是妳對大事精明,對小事糊塗。妳不可能什麽都聰明。
凡事都要計較,否則會心力交瘁,甚至得不償失。其次,凡事不能糊塗。如果壹件事不負責任,不負責任,就會迷茫。所以,這裏其實存在壹個“分寸”的問題。
“難被迷惑”說的早壹點,在老子和孔子的時代,也包含了壹個意思,就是根據社會環境來決定自己的選擇。《論語》?公冶長文章載:“子曰:‘寧吾子,國有道,則知之;壹個國家沒有辦法,那就是愚蠢。可以理解,但是很蠢。”“寧吾子於國家安寧,則聰明;國家黑暗的時候,妳裝傻。
所以孔子感嘆:“其知可及,其愚也。”意思是說別人可能會學他的聰明,但他的“笨”比他的“識”更高級,更高明,更難達到。那麽,當“國家沒有辦法”的時候,除了裝傻自救。
百度百科-知白留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