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sānwǔchéng qn n
成語解釋:三組,五組。三五個人聚在壹起。
成語出處:
1,馮明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七:壹般也有輕浮的少年兒童。他們看到他撿柴火看書,就三五成群地嘲笑他。
2、《余氏明言》。第27卷。金玉奴壹棍子打在薄情的情人身上:“三五成群,嘲笑他,侮辱他。”
3.吳琴·景子《儒林外史》第四十回:綠蔭下,人家的孩子三五成群牽著牛,有的騎著牛倒著走,有的仰面睡,在田邊的溝裏喝水,從墻角慢慢轉過來。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和狀語;用來疏散人群。
三五人壹組造句
1,公務員曬太陽群聊。
2.年輕人三五成群,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他們時不時唱幾句,笑幾聲,都聊得很開心。
他們三五成群地走進教室。
上學路上,學生三五成群回家,工人三五成群回家,連天上的鳥也是。
5.晚上,老人們在樹下三五成群地聊天,壹邊搖著扇子,十分愜意。
6.清晨的河邊,微風習習,河面上有層層的鱗片。河堤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做早操。
7.我們看到三五成群的遊客,悠閑地在於樂館旁,在老涼亭旁玩耍,在龍門閣下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