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這個成語本來是用來形容開門見山的故事。

這個成語本來是用來形容開門見山的故事。

1,成語“開門見山”本來是用來形容書法的力量,現在用來形容對文章的深刻見解。出自張懷瓘的《書端·王羲之》。穿透點的同義詞有:穿透紙的背面、鐵畫銀鉤等。反義詞有:驚鴻壹瞥、管中窺豹等。

2.故事

王羲之從小就擅長書法。十二歲的時候,他在父親的枕頭下看到了筆碩,就把它偷走了。後來,在王羲之的要求下,他的父親同意給他看這本書。不到壹個月,王羲之的書法有了很大的進步。

壹次,東晉明帝向土地神獻祭。於是請王羲之把悼詞寫在木制的祈禱板上,然後派人去雕刻。雕塑家去掉幾層木板後,發現王羲之的墨汁已經滲透到木板深處,去掉三分厚薄才看到白底。於是雕塑家驚呼:“多聰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