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農嘗百草”到“彭祖善煮雞湯”,中國人愛吃、會吃、敢吃、即使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吃的精神自古就有。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關於吃的傳說和記載隨處可見,甚至在中國最早的奇書《山海經》中也隱藏著“吃與吃”的秘密。
仔細閱讀原文,妳會發現,無論書中引入什麽奇聞異事,大多都以“食…”結尾。
從機翼上看山,有鳥,看起來像黑色的天空。三六尾歌善笑,人稱槍,吃了不壞,還能辟邪。沒事的時候喜歡笑的鳥。......
青丘山上有猛獸,其形如狐,九尾,其聲如嬰,能吃人;食者並不邪惡。gumiho /九尾狐貍/九尾狐
向北200英裏,它被稱為丹巽山...有些動物看起來像老鼠,而長著頭的駝鹿像狗。尾巴會飛,叫耳鼠。無視的話,可以禁各種毒。耳鼠
鰩魚,形似鯉魚,有鳥的翅膀,蒼白的身體和白色的頭和紅色的喙。它們經常在西海遊,在東海遊,晚上飛。它的聲音像鳳凰雞,味道酸酸甜甜,吃起來很瘋狂。當妳看到它的時候,世界很大。溫射線
好的妖怪故事集最後是怎麽變成菜譜的?因為民以食為天,所以這個古老的玄幻IP變成了菜譜也無可厚非。說到底是因為人愛吃,會吃,敢吃(?)。
如果這個人還愛記錄美食,那簡直是人間壹大幸事。古代文人把自己吃過的美味變成白紙黑字流傳下來。我們看了之後,可能只有口水流下來。
能吃是福氣!
最挑食的——孔子
沒錯,就是孔子老師教妳的“仁者愛人”。孔子,壹代又壹代的老師,不僅教妳怎麽做人,還教妳怎麽吃飯。
春秋時期,孔子講究衣食住行。盡管孔子在周遊世界期間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他堅持吃飯。
美食不厭,美食不厭。吃飯幹凈,魚餓肉敗;不吃惡;異味不吃;輸糧不吃;切的不合適就不要吃;不要吃它的醬;雖然肉很多,但並沒有使它比吃更好;唯酒無涯,非如其亂;不吃脯酒,不撤姜食,不多吃;祭公,不留於肉;祭肉,不是三天,三天,不吃。?
《論語·勤勞的鄉》
“不食八分”,從溫度、刀工到食品安全衛生,孔子都做了嚴格的要求。如果他對吃的不嚴格,小心他找妳。
然而,兩千多年來,人們對“食不厭精,食不厭細”這句話有著不同的理解。
其中之壹就是吃最好的谷物和最好的肉。米飯要精米,肉絲越細越好。聽起來好像孔子很挑剔,甚至有人認為孔子是在倡導人們追求奢華的生活。
但也有人提出,根據春秋末期的社會生活,“食不厭精,食不厭精”是指祭祖時給祖先的那碗飯。要煮的米粒飽滿完整,祭祖的牛肉要切的盡量薄,以示虔誠。
不管這句話之後的人是怎麽理解的,它總能證明孔子真的很愛吃,而且還在吃。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後人根據他的教導,形成了著名的儒家美食體系。他的話是孔府宴的最高美食綱領,也是現在“魯菜”的理論和行動指南。
最愛吃豆腐的道士劉安。
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是大家都很熟悉“雞犬升天”這個成語。沒錯,就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雞犬。
豆腐的方法始於淮南王劉安。本草綱目
劉安酷愛道教和煉丹術,花重金廣招天下術士,與他們談神仙,寫書煉丹。他們用清澈的泉水磨豆汁(類似現在的豆漿),用豆汁養丹。沒想到,仙丹沒有煉制,卻和丹藥中的石膏、鹽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了“豆腐”的雛形。
嘗過之後還是覺得很好吃,於是忘記了煉丹的好處,忙著磨豆漿。經過反復實驗,豆腐的雛形出現了,由劉安命名,後改名為“豆腐”。
劉安煉丹做豆腐,肯定是錯的,但“精”豆腐卻成了千古佳話。這對於追求不朽的他來說,是另壹種不朽。
如何解決問題,只有吃肉——蘇軾
我的同桌編輯吳曾經說過,“吃是蘇軾的超能力”。
這句話沒錯!在中國烹飪史上,有66道菜受到了蘇東坡的影響。以“東坡”為前綴,後面加上肉、肘、魚、豆腐、涼粉、湯和餅自由組合,連牡丹花都可以做成東坡炒牡丹。
蘇軾在政治上管不住自己的嘴,在法庭上胡說八道,被貶為親生母親。好在他心胸開闊,被貶到哪裏就吃到哪裏,嘴也沒停過...
被貶黃州,吃豬肉。
黃州好豬肉,價格和其他汙垢。富人不肯吃,窮人不懂做飯。慢壹點火,水少壹點,火滿了就好看了。每天起來打壹碗,滿滿的,放心不下。——《豬肉賦》
被貶鎮江吃豆腐。
臘苔、烤青蒲、爛蒸鵝和鴨是壹鍋,
煮豆為霜為酥,澆蜜酒以高熱油燭。蜜酒之歌
被貶惠州吃羊肉。
(吃羊骨頭)如果吃蟹爪...妳覺得有補充...如果妳答應了,狗狗們會不高興的。吃羊骨頭就像吃螃蟹和魚壹樣,很有滋補作用,但是狗狗這麽說可能會不高興。
在惠州,他還需要吐槽荔枝。他壹天吃300個海塞,痔瘡也擋不住他吃荔枝的心。
被貶儋州,學會了獨自吃生蠔。
東坡在海南,吃生蠔美不勝收,令叔曰:不願讓中韓士人知曉,恐求南遷共享此味。——《清夏筆光東坡海南吃生蠔》
蘇軾就是這樣。只要食物好吃,我不在乎被放逐到哪裏。如果我的心情真的不好,我會很樂意吃點肉。
不喜歡魚的詩人不是好詩人——杜甫
讀杜甫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他是真的愛魚。
鮮鯽魚、芹菜、青蔥湯。翻遍樓底,飯局越往裏走。陪遊覽賀將軍的山林
把新鮮的鯽魚切成銀絲,和芹菜壹起燉,做成香噴噴的湯。
鮫人,壹條魚,洗了魚,磨了刀,讓魚嫉妒。無聲細飛雪,白骨有蔥花。贛鄉姜府送長歌壹出戲。
壹絲不茍的把別人家吃生魚片的過程寫下來,自己回家研究。我不僅喜歡在別人家吃飯,還喜歡自己在家做飯。《尋找旅人》裏“掛在墻上搬筐水果,號召煮魚”,號召朋友壹起吃我的魚。
吃魚配壹些主食,壹份槐葉冷面是必須的。
綠高的槐葉,摘下來付給中國廚房。新面近市,汁與我混。入鼎則憂多,加食則無欲。萬物清新,香米也是芽。冷牙比雪還冷,勸君投珍珠...《槐葉寒淘》
將槐樹的鮮葉切碎,帶渣的汁液拌入面條中,攪拌均勻,制成面食。在鍋裏蒸,但是溫度不要太高。蒸熟後,其色“鮮”,咀嚼間口中涼涼。
最後,壹些甜點,冰西瓜。
籃子是綠色的,滿眼都是好顏色。竹竿插入竇中,引至鳥道。
跌宕亂,寶藏如草。啃落刃上霜,慰憔悴。
園丁送來甜瓜
用竹子做水管,把懸崖上的冷泉水引入庭院,把西瓜(蒲哥)凍起來吃“嚼霜”,這個夏天從來沒有白過。
仔細想想,壹個人這麽愛吃,能吃得這麽好。妳把他餓著,這個人就要跟妳拼命了。杜甫就是這樣。他餓了十多天,終於可以吃壹頓飯了。最後,他把命搭進去了。
大歷年間出曲塘,下江陵,回元、湖南爬衡山,因在耒陽。洪水達到頂峰的幽月寺,十天不準吃飯,縣令用船迎接,卻被退回。讓味道餵牛烤白酒,喝醉了,死過去(晚上),59歲。
新唐書
外出探親的杜甫,在途中被困洪水十天,不吃不喝。幸虧當地官員劃了壹條船,他獲救了。縣令見杜甫饑腸轆轆,身體虛弱,趕緊端上美味佳肴。不料杜甫因暴飲暴食而死。
就這樣離開很可惜,“吐牛肉白酒壹夜死在耒陽”,但以飽滿的狀態死去,也算是對杜甫漂泊壹生的壹種補償。
因為又有壹位詩人去世了——孟浩然。
傅,他非常愛吃魚,被稱為“海鮮小王子”。
我愛吃魚,也喜歡吃壹種叫鯿魚(現在的武昌魚)的魚。孟浩然幾次寫詩告訴大家,這種魚真好吃,真想吃。
鳥兒和大雁在壹起,但魚和鯛魚藏在壹起。在的冬天過後,我通過的二兒子譚談了的另壹樁生意。
如果妳試圖用竹竿釣魚,妳會得到壹個壞頭。美色勝於黃金,但手紅鮮。仙壇座
土毛沒毛病,鄉村味有頭。《送王昌齡去嶺南》(如果頭是頭鯿魚,就是鯿魚。
孟浩然晚年背上生了癰(答應我不搜圖),很多年了,連喜歡的魚都要避而遠之。最後病情得到控制。直到遇見了久違的好友王長嶺。王長齡還記得孟浩然說要請自己去釣魚。孟浩然道:“如今魚美蟹肥,正是時候。”宴會,魚和酒。當我吃完後,我的背部壞疽爆發,我死了。
曹雪芹,壹個會寫卻不知道自己吃過沒吃過的“美食作家”。
曹雪芹可以寫美食。他只要翻開《紅樓夢》的壹頁,就能找到對食物的描述。在120篇小說中,有80多篇描寫了食物,描寫了180多種食物。
“千紅洞”,幹凈的粉梅片,雪花洋糖,香雪潤金丹,桂花糖蒸新栗粉餅...口的名字念出來,嘴裏就有壹股甜甜的味道。怎麽會有這麽多食物?曹雪芹寫的時候,大概也和我們壹樣流口水了。
也許是吧。
紅樓夢裏的上流社會生活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的。妳看劉姥姥進大觀園,過程極其復雜。經過層層交代,王熙鳳終於設法見到了她。劉姥姥因為面子,被邀請吃“家常飯”。劉姥姥因為場面大,不敢舉筷子。
事實上,曹雪芹對這種場景非常熟悉。畢竟是內務府正白旗出身,大場面也見過。
不過,他十幾歲的時候,家裏就下來了,再體驗壹次“富家子弟的生活”可能有點困難。至於後來寫的《紅樓夢》,很大程度上是他記憶中的富貴人家描寫的。可憐的他,只能在書中“享受”這種奢華的生活。
真正的吃飯是從買房開始的——袁枚。
真的愛吃,能吃的真的算袁枚。才子、詩壇領袖袁枚壹生著述頗豐,但這壹切都得從他購置房產說起。
他在江寧(南靖)任知縣時,買下了隋園,這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修建的,不歸他人所有。幾經易手,終於到了元美,改名綏遠,蓋了房子定居,史稱綏遠。從此開始了他精彩的吃貨生活,寫了壹本書《隨園美食榜》。
飲食愛好壹:下廚房
每次去別人家做客,我壹定會去他們的廚房看看他們的廚師是怎麽做飯的,邊看邊記。魷魚片很不錯。楊忠誠將其切成雞湯和豆腐,稱為魷魚豆腐。
飲食愛好2:收集食譜
比起蘇軾,袁枚太幸福了。他每天都是壹個人旅行,每到壹個地方就收集當地的美食。
去海州吃好吃的“芙蓉豆腐”,纏著店主“能教我菜譜嗎?”店主跟他開玩笑說,不到三折,他是不會願意教的。結果袁枚三鞠躬後真的拿到了配方。當有人寫詩取笑他時:
美味的口味組推順序,是特別喜歡易雅調,但解決組陶曾經彎腰。
飲食愛好三:拜訪名廚
當我聽說名廚時,我壹定會去拜訪他們。
就這樣,袁枚壹邊走壹邊吃,以隨筆的形式寫下了這份被譽為“中華美食經典”的《隨園食單》。詳細描述了乾隆年間江浙壹帶的飲食情況和烹飪技藝,記錄了14至18年間中國流行的326種南北菜、名酒、名茶。
烹飪之道,烹飪之道,都在隨緣美食榜有所體現:
鹽宜先,光宜後;富者為先,薄者為後;如果沒有湯,應該是第壹個。如果有湯,應該是晚壹點...
純的配純的,富的配厚的,軟的配軟的,剛的配剛的,這樣就有了奇妙的和諧...
在古代,文人的吃喝還是有壹些限制的。畢竟他們沒那麽多錢。他們有錢的時候,很可能沒有合適的節氣,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到了近代,生活條件開始改善,文人的飲食生活是從上壹層樓開始的。
我翻譯過莎士比亞,煮過鱸魚大蝦——梁實秋。
在《雅室隨筆》中,梁實秋寫下了世間所有的小事。男女有別,想寫什麽就寫什麽,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卻也能給妳壹些真情實感。比他的《雅間隨筆》更火的是他的書《雅間談吃》。
記住只有妳沒吃過的菜,沒有他沒寫過的菜。
雨花臺的灌湯包,北京的烤鴨,湘潭的臘肉,厚德福的鐵鍋雞蛋...不僅要講吃,還要教妳怎麽吃,不僅要講吃的,還要講產地。隨便看幾篇,都能讓人食指大動。
教妳如何做“蔬菜包子”
拿壹碗熱飯,壹小碗米飯,壹大碗米飯。把蒜蓉醬抹在菜葉內側,抹均勻。將芝麻豆腐、小肚子、豆腐松、白菜絲壹起放入飯碗中,攪拌均勻。從這碗飯裏拿出壹部分,放在白菜葉子裏,包起來,用雙手咬壹口。吃完壹個,再吃壹個,臉上手上都是蔬菜汁和米粒,正滴著喜悅。
教妳吃湯包
吃飯的時候,妳應該反應敏捷。抓住包子的褶皺,突然提起來。包子的皮壹下子掉下來,像是被嬰兒吸吮的乳房。趁包子還沒破,把它放進自己的菜裏,輕輕咬壹口包子皮,把裏面的湯吸幹,再吃包子的空皮。
告訴妳酸梅湯哪裏比較好喝。
鑫源齋的冰爽好多了。因為桶大罐子小加冰,吃起來清涼爽口。他的酸梅湯成功的秘訣是冰糖多,梅子汁濃,水少,所以味道濃而苦。入口冰涼,酸甜可口,在口中就像純醪壹樣,難以下咽。很少有人能站在那裏喝那壹小碗而不是另壹碗。
打倒了那麽多吃的,已經感覺肚子在抗議了。不同時寫作和吃飯真的是壹個錯誤。決定今天中午吃包子,腦子裏已經開始有畫面了:咬著包子的皮,吸著湯,壹口吃下這誘人的包子。
信息來源
1.這份民國美食清單讓妳對夏天胃口大開@南瓜視界/Zhihu。
2.不怕吃貨遍天下,就怕吃貨有文化:吃貨和文人合二為壹的時候@範樊凡/Zhihu
3.中國飲食文化史-三代維基百科
4.12蘇軾的冷知識,吃是我的超能力?@褻褻褻褻/衛真
5.梁實秋先生講美食吃湯圓最大的樂趣就在於這種抓和吸!
6.如何用文字描述食物使其味道更好?@余劉璇/Zhihu
7.豆腐的由來:劉邦的孫子劉安不會煉丹@搜狐新聞。
8.論吃貨,我只服杜甫@無刀/豆瓣。
中國飲食文化介紹“隨園美食榜”了解壹下吧。
陳微明?/袁枚?寫
中華圖書公司
2010-9
隨緣史丹情緣美
?
飲食男女,人類的偉大願望。
梁實秋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