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指壹個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就斷定他以後會做什麽事。
【語出】南朝劉崧壹清《世說新語言》:“小時不壹定好。”
【用法】太正式;作謂語;包含贊美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於文舉有壹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特別擅長修辭。早年,他已經在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聲譽。當他十歲的時候,他隨父親去了洛陽。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都城,因位於長安以東,故稱東都)。當時他是河南洛陽的太守,是壹個非常有名的李媛莉。因為李的才能非常重要,所以當時在府上來往的人,除了他的親戚以外,都是有才能的人。除非有名人來訪,否則門衛不會照常舉報。
年僅十歲的孔融,大膽去見太守。他走到房子門口,對看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請通知我。”
守門人通知後,李太守接待了他。李媛莉問他:“妳跟我是什麽關系?”孔融答道:“過去我的祖先仲尼(孔子)和妳的祖先伯陽(指老子,其姓李明兒,字伯陽)都有師者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禮儀),所以妳我也是世交!”當時,許多客人都在場,李和他的客人對孔融的話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