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音:tóng liú hé w。
2.解讀:“勾結”的本義是言行壹致,不良風俗,世態炎涼;後者是指和壞人壹起做壞事。
3.來源:與汙染同流合汙是壹個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的相關典故源自戰國時期的孟子《全心全意》——“無事則無刺。”與俗同,與世接軌;像忠誠壹樣生活,像誠實壹樣行動;大家都很開心,自以為是;不能走堯舜之路,所以也是盜德。"
4.用法: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和賓語。
5.結構:聯合成語。
6.詞性:貶義。
7.同義詞:與世共沈浮,與惡同舟共濟,與友為奸,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與俗共沈浮,同流合汙,和而不同,隨波逐流,壹丘之貉。
8.反義詞:自愛、明辨、和而不同、擇善而從、自愛、自律、自律、克己、棄舊如舊、留玉不沾塵、惡如仇、智而養身、恥而與人交往、生而分離。
成語造句
1,我們絕不能和壞人同流合汙。
他被警方通緝,因為他與罪犯勾結。
他不僅沒有接受老師的教育,反而繼續與壞人同流合汙。
4.我們應該明辨是非,不要和壞人同流合汙。
很遺憾,他最後還是和那些壞人走在了壹起。
6.應對世界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對世俗投以白眼,隨波逐流。
他偷別人的東西,所以我不能和他同流合汙。
8.他是被陷害的,因為他不想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