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中國古代迎神遊戲的社火活動,在傘頭秧歌中仍有明顯的痕跡。首先,當地人壹直把秧歌稱為“擾社會”、“擾社火”、“擾繁華”、“擾孩子”等等。這裏所說的“社”“會”,顯然與中國古代的“賽社”“賽會”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從活動時間來看,傘頭秧歌集中在春節期間,也就是農事完成後的第二年。人們慶祝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此外,在活動形式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據《臨縣誌》(清康熙五十七版)習俗記載:“元宵節,張燈結彩,獻戲,賽後各社金冠,謂之破盤。”這裏說的“金婚”,是指文藝演出結束後,所有的俱樂部都拿錢壹起吃喝。這壹習俗至今猶存,與古代的“飲酒作樂”不謀而合。據《臨縣縣誌》(民國第6版)劉如蘭的壹首《支竹詞》:
秧歌隊扮演鄉村農民,
花鼓和斑點衣服壹路走來,
東方社會經歷了西方社會,
先唱很多快樂再開始。
紙條的最後寫道:“過年了,田家打秧歌,相互取樂。”《支竹詞》準確記錄了民國初年傘頭秧歌的表演形式、演唱內容、活動時間和表演習俗。《秧歌隊》說明秧歌熱鬧的地方很多。“花鼓貼衣”是指秧歌隊的服飾,也表現了相互交流的形式和開頭唱祝福祝賀詞的習俗。這正好符合今天山西的傘頭秧歌和很多社火秧歌的活動。其中“東社過西社”和中國古代迎神時“遊街”的習俗是壹樣的。
從活動來分析,祭祀神靈和寺廟壹直是傘頭秧歌的重要活動之壹。自本世紀四十年代以來,盡管多次開展破除迷信的運動,這壹習俗仍在民間流傳。秧歌出場的第壹天,社主或矯正的領導都要加入秧歌隊,攜帶水、酒、祭品到村外祭拜風、雨、田、谷、河之神,到大大小小的寺廟參拜。祭祀儀式中,全體人員壹起跪下,社主焚香獻酒,傘頭跪下唱祭祀秧歌。內容多為祈求神靈保佑五谷豐登,人口平安。郭丕漢先生在民間采訪時收集了許多這種秧歌的歌詞,現在他挑選了幾首:
“拜風神”
風神爺爺出現了,
沒有妳的播撒,雨就不會下,
妳的家鄉占了半扇門,
永遠不要給黃晨打電話。
“拜觀音寺”
妳的傳奇被敲鑼打鼓,
觀音媽媽上課聽講,
妳總是向我們展示更多,
保佑全村人。
從上面兩首秧歌可以看出,它有很強的祭祀遺風。此外,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傘頭秧歌中“祭瘟神”的習俗,與中國古代儺舞十分相似。據《呂氏春秋》和的名句“人生有大儺”,有很高的評價:“大儺,盡為引陽。今天,人們在蠟歲前壹天敲鑼打鼓趕走疫情,這意味著它也被消滅了。”《後漢書·禮記》記載:“先蠟像,就說妳囂張,意思是驅疫。這個儀器選擇了黃種人的孩子.....壹百二十人是和尚,都是紅皂做的,手拿火把。方想有四只金色的眼睛,披著熊皮,披著神秘的衣服和朱裳,手持高陽盾。十二只動物有衣服和毛皮角...因為他們互相跳舞,圍著歡呼,第壹第二傳了三遍,門外第五營的騎士傳了火,扔到水裏。”起初,這種驅邪驅疫的歌舞活動只在宮中舉行,到了春秋時期,已經遍布鄉村。“《論語》。《鄉黨》載:“鄉人皆儺,於庭中站郎階。”意思是孔子站在臺階上,穿著朝服看著鄉下的儺舞。
時至今日,在壹些偏遠山區,要先祭祀瘟疫,然後跑到院子裏去瘟疫,在秧歌結束時(壹般是日落後),還要舉行送瘟疫的儀式。就是社區提前做了壹條船,多是用高粱稈做的,用彩紙糊的。精致的地方是木頭做的,船上裝了燈和壹個象征瘟疫的紙人,或者只是寫壹個瘟疫的牌位。由秧歌隊護送到河邊,人們燒香祭拜後,傘頭唱告別秧歌,立即將紙船(或木船)漂入水中。瘟疫送來後,秧歌活動結束。當我們回到村子時,我們停止了交談。這種習俗是在黃河附近的每壹個村莊都把瘟神送到黃河邊。在遠離黃河的山村裏,用壹只紅色的公雞代替紙船來送瘟疫,公雞到達最高的山頂就被放入溝中。
傘頭秧歌,壹種“送瘟疫”的遺風,與古代儺舞的“追瘟疫”如此相似,不能說兩者沒有聯系。這裏我們可以說,傘頭秧歌是壹種非常古老的民間藝術,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