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沁園春長沙——現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上,橘子洲。
妳看滿山遍野,層林盡染;河裏滿是水,幾百人爭搶流量。
鷹擊長空,魚淺,各種霜爭自由。
寂寞,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
深秋,我壹個人站在橘子洲,看著洶湧的湘水向北奔流。數千座山峰已全部變紅,壹層層的樹木仿佛被染過;河水清澈見底,壹艘艘大船乘風破浪比拼。雄鷹翺翔在遼闊的天空,魚兒暢遊在清澈的水中,壹切都在秋光為自由的生活而奮鬥。面對浩瀚宇宙,我感到惆悵:這片廣袤大地的沈浮,該由誰來主宰?
擴展數據
1,長沙沁園春創作背景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在1925年深秋寫的。當時,毛澤東離開家鄉韶山,去廣州做農民運動講座,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面對湘江上美麗的自然秋景,回憶當時的革命形勢,作者寫下了這首詞。
2.《沁園春·長沙》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 * *者,詩人和書法家。
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無可爭議的貢獻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貢獻是第壹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敬。他去世5年後,中國以中央委員會決議的形式,對他的全部革命活動和思想進行了全面評價。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毛澤東思想仍然是中國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