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堵人耳朵,掩人眼睛。比喻混淆視聽,欺人太甚。出自《宋遺風》恒基:“雖欲掩人耳目,不可得也。”
掩護:掩護。遮住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虛假的表象迷惑和欺騙人。
《大宋宣和遺事》恒基:“雖欲掩人耳目,不可得也。”
明代吳承恩與《西遊記》第十六回“觀音寺僧尋嬰”
黑風山奇袍:那兩個和尚不是都被燒死了嗎?容易掩人耳目袈裟不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嗎?
馮明夢龍《東周史》(第十二章):妳必須假冒別人的手,死在路上,以掩人耳目。[1]?
李晴如真的《鏡花緣》第73回:“就像別人的文字壹樣,他們常常把舊的偷出來占為己有。怕別人看見,難免加上壹些自己的意思,雜而強,以為掩人耳目。”
黃青小沛《樊華夢二十年》第三十六章:“隨妳便換戲服,好掩人耳目。”[2]?
他悄悄地轉移了財產。
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布置了壹個假場景,企圖蒙混過關。
眼見事跡敗露,再也掩不住耳目,只好俯首認罪。
犯罪分子制造各種假象掩人耳目,企圖將偵查人員引入歧途。
眼見事跡敗露,再也掩不住耳目,只好俯首認罪。
參考數據
網頁。百度[引用時間201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