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 ā ng b ì z ì y ì ng。
釋義:任性;固執:堅韌固執;自用:自以為是。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不聽別人的意見。
出處是春秋左丘明《左傳·弓玄十二年》:“其輔首谷,倔強,不肯用命。”後人從這個典故衍生出“剛愎自用”這個成語。
同義詞走自己的路。
反義詞是心胸開闊,心地善良。
成語故事
魯十二年,楚出兵攻鄭,晉國派荀等人去幫助鄭。當晉軍準備過河的時候,聽說鄭已經和楚國講和了。統帥荀在分析了形勢後,認為自己不能貿然與楚國交戰,於是打算退兵回國,這使他在人生中變得明智起來。但將軍不聽指揮,率軍渡過黃河追擊楚軍。荀發現後,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
楚王聽說晉軍渡江追擊,本來打算撤退。靈隱孫帥亦有同感,於是下令大軍繼續往南撤。但是吳申大夫勸楚王出兵與晉軍作戰。他認為晉軍的荀只是新的統帥,威望不高。將軍倔強任性,不聽指揮;其余的將軍也不同意,讓他們的人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如果楚軍出戰,壹定會贏。楚王聽了吳申的話,下令停止撤退,李北上迎擊金軍,果然大敗金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