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恒·
古人對“有教無類”有三種解釋:壹、有教無類;二是教不選人;三是讓大眾接受人才。前兩層含義是“有教無類”的本體,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後壹層含義是“有教無類”的運用,是教育原理的普及和運用。雖然孔子說“教育無階級”,但平等是“教育無階級”的第壹層含義。“有教無類”凸顯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價值理念。在孔子看來,無論貧富,人們都應該有平等的權利享受教育。當然,孔子的無差別教學排斥女性,這是他思想的局限。但孔子倡導並實踐的是典型的平民教育,這與他之前時代實行的貴族教育相比,不僅是教育制度的進步,更是社會觀念的進步。公正是“有教無類”的第二個本質。正義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並高於平等的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偉大發現。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認為,正義是後天習得的壹種品質,即所謂“無知識,無正義。”變化是“有教無類”的第三個本質。這裏所謂的改變觀念,是指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改變壹個人的性格,從而改變壹個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