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hūn hán Liào Qiao:清冷:微寒。形容早春的寒冷。
3.乍暖還寒(zhànu?n Huán hán hán):形容冬末春初氣候忽冷忽熱,忽冷忽熱。
1,乍暖還寒,形容夏末秋初的氣候忽冷忽熱,冷熱不定。這個名詞出自李清照的《聲慢》。
來源:宋麗清照《聲慢》詞:“尋之,是寒明,是悲淒。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休息。”劉崧清福《玉樓春》詩:“柳梢青,小眉如印。現在還不確定是暖還是冷。”
(來源:百度百科:乍暖還寒)
2.春寒是壹個中國成語,用來形容早春的寒冷。出自松石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死年輕人。”
古詩雲:“歲暮少霜,草木知春。”當春回大地,植物發芽的時候,人們總覺得春天比冬天冷。正如農業諺語所說:“春凍骨,秋凍肉。”這是怎麽回事?
首先,從人體生理來說,人體皮膚表面的冷熱感點呈塊狀分布,冷點多於熱點。因此,前額皮膚對冷敏感,而對熱不敏感。面部皮膚對環境溫度變化非常敏感,每平方厘米有8 ~ 9個冷點,而只有1.7個熱點。軀幹皮膚比四肢皮膚對寒冷更敏感。
環境溫度刺激的敏感度直接取決於刺激皮膚區域的感覺點分布。皮膚感覺點密度越大,對溫度變化越敏感。農歷立春節氣過後,人們很難適應氣溫的突然變化。雖然氣溫在上升,但春天多風。據測試,溫度為1.1℃,風速為2.2米/秒(約相當於二級風)時,體感溫度為-2.8℃;當氣溫不變,風速增大到9.3m/s(相當於5級風)時,體感溫度可達-15.5℃。可以看出,由於風速的變化,在同樣的溫度下,體感溫度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諺語說:“窮則欠債,寒則受風。”這個說法是科學的。
進入春季後,人們遇到“無端風雨不願收盡殘寒”的“春寒料峭”的天氣,會感到更加寒冷,正如諺語所說:“春回大地,筋脈凍斷”。
據統計,我國江淮流域及江南各地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寒,比較嚴重的春寒平均3-4年發生壹次。春寒可分為早春寒和晚春寒。氣象學上,春分前低溫、陰雨天氣造成的寒害稱為早春寒;春分之後發生的事情被稱為春寒。因為倒春寒發生在早稻育秧、棉菜播種、育苗移栽的季節,對春播作物危害最大。同時,此時的天氣濕冷,對人體健康也非常不利。
(來源:百度百科:春寒料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