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運用智慧,將成語與俗語或詩詞結合起來,形成諺語文化,其中蘊含著大量的道理和知識。在生活中,有些人認為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意思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還是有更多的人認為亡羊補牢,在無法挽回的情況下使用這個成語。
俗語的來源和典故
成語“亡羊補牢”的由來西漢劉向《戰國策》“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看到兔子再回頭看狗,為時不晚。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這篇文章講述了戰國時期楚國的故事。有壹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楚襄王不顧國事,終日只顧享樂,多次勸諫未果,便辭去了官職。後來項王被迫流放,他想起了莊辛的話,派人把他找回來,問他怎麽補救。
莊辛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等到看到兔子才想起去找獵狗,為時不晚;羊跑去補羊圈,為時不晚。以前聽說唐王和武王壹開始也不過百裏,後來都是用心治國才發跡的。桀王、雖得天下,卻因棄政而不可避免地滅亡。"
聽了這話,王祥又振作起來。在莊辛的幫助下,終於奪回了被楚國奪走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