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gūng?bù?yìng?ú]
漢語成語
中國成語,供不應求。bù?yìng?Qiú,意思是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形容對某樣東西需求很大,但供給不足。摘自茅盾長春南關遊記文選。
中文名
供不應求
來源
茅盾長春南關之旅作品選
解釋
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拼寫
gōng?bù?yìng?齊
同義詞
許多僧侶的稀粥——不夠分配
反義詞
供大於求
供不應求
成語起源
茅盾長春南關行文選:“現在我們接受了南方六家單位的訂單,每天生產壹到兩噸,供不應求。”
成語用法
主謂類型;作謂語;用來指人或者貨物。
例子
巴金的記憶、覺醒與活動:“那時候成都很流行新書報,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