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秦的詞語解釋是:十六國之壹。為羌族姚萇所建,史稱後秦(公元384年-417年)。拼音是:hòuqín。註音是:ㄏㄡ_ㄑ壹ㄣ_。結構是:後(半包圍結構)秦(上下結構)。
後秦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⒈十六國之壹。為羌族姚_所建,史稱後秦(公元384年-417年)。引《晉書·地理誌上》:“既而姚_滅苻氏,是為後秦。”
二、國語詞典
朝代名。(西元384~417)_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壹。羌族姚萇弒苻堅,自稱秦王,史稱為「後秦」。後為東晉所滅。
三、網絡解釋
後秦後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三帝,歷經三十四年。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後,關中空虛,原降於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陜西耀縣東南),次年擒殺苻堅。太元十壹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後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陜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後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後燕滅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後燕相當。伐後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克許昌,收復洛陽。後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後秦亡。
關於後秦的詩句
後秦擊趙者再其後秦稍蠶食魏其後秦伐趙
關於後秦的成語
秦箏趙瑟秦樓謝館秦女楚珠秦樓楚館秦樹楚天晨秦暮楚秦晉之匹謝館秦樓楚館秦樓秦越肥瘠
關於後秦的詞語
秦晉之匹秦越肥瘠秦樓謝館秦樓楚館謝館秦樓秦箏趙瑟晨秦暮楚孤秦陋宋楚館秦樓秦皇漢武
關於後秦的造句
1、明亡清興,後秦崛起,驅韃虜,固金甌,兩百年江山如夢。
2、帝將盧衡,是我後秦千秋功臣,為我帝國立下汗馬之功。
3、東周列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後秦壹統天下僅二世而滅,漢有七王混戰之亂,唐有兵發長安之險。
4、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後秦時期開始營造的。
5、北伐後秦是劉裕完成其代晉事業采取的對外措施之壹。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後秦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