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職的結構是:曠(左右結構)職(左右結構)。拼音是:kuàngzhí。註音是:ㄎㄨㄤ_ㄓ_。
曠職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曠職kuàngzhí。(1)工作人員未經請假而缺勤。
二、引證解釋
⒈曠廢職守。引《漢書·元後傳》:“臣久病連年,數出在外,曠職素餐。”顏師古註:“空廢職任,徒受祿秩也。”《宣和遺事》前集:“事有當言而不言,臣為曠職。”清昭_《嘯亭續錄·煤駝禦史》:“憲皇帝時,求_甚切,凡滿漢科道皆令輪班奏事,如曠職者,立加罷斥。”⒉今指工作人員不請假而缺勤。⒊空缺職位。引《宋書·良吏傳·杜慧度》:“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周書·薛端傳》:“設官分職,本康時務,茍非其人,不如曠職。”
三、國語詞典
曠廢職守。如:「他因為曠職過多,因而被老板解雇了!」
四、網絡解釋
曠職曠職,指(工作人員)未經請假而缺勤。語出《宣和遺事》前集:“事有當言而不言,臣為曠職。”
關於曠職的詩句
上官善事免曠職天工或曠職群公夙夜憂曠職
關於曠職的成語
克盡厥職下官不職恪盡職守壽不壓職削職為民各司其職官卑職小
關於曠職的詞語
削職為民下官不職壽不壓職以身殉職官卑職小壹階半職曠職僨事壹官半職克盡厥職恪盡職守
關於曠職的造句
1、徇情面,行報復,深文曲筆,以逞其私圖,與夫唯諾成風,囁嚅不出,知而不言,隱而不發,皆為曠職。
2、逃學,曠課,曠職:未經答應而擅自缺席的行為或狀況。
3、無正當理由連續曠職三日以上或壹個月內達六天者。
4、曠職的比例過高,或者有壹些壓力、過度疲勞和壹般健康的問題出現。
5、無正常理由連續曠三日或壹個月內曠職達六日者。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曠職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