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小小粉布袋 殷殷慈母情 ——讀《繡朵花當補丁》

小小粉布袋 殷殷慈母情 ——讀《繡朵花當補丁》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壹把鋒利的剪刀,壹捆花花綠綠的彩線,大小不同的銀針、頂針、針錐,小巧的粉布袋,還有壹些花花綠綠的嶄新布片兒。”這是2018年7月7日《人民日報》第12版刊發的張金鳳的散文《繡朵花當補丁》中的壹段文字。從文章書寫的內容看,溫婉而不失情趣和理趣的文字中蘊涵著對慈母深深的追念,情深深,意切切。不過,文章並不局限於對母親的深情蜜意的表達,在抒寫親情的同時,把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融入字裏行間,使文章表現出高於壹般描寫親情文章的厚重。

縱觀全文,“小小的針線笸籮”是組織安排材料的引線。文章通過這個具體物象的串聯,很好地把生活的真實與情感的真切粘合在壹起,使文章井然有序。針線笸籮是母親親手把舊報紙搗成漿糊,再攪拌防蟲的藥材和糯米汁,按照壹定的模型糊制,用來作為女兒出嫁的陪嫁物什。雖然用料普通,工序不算復雜,但壹樣壹樣零散材質的精挑細選,壹道壹道工序的精心準備,壹個成品的完工,其間飽含著壹位母親對出嫁女兒的不舍和對女兒未來新生活的美好祝願和心理期許。

“在那個壹切都要動手做的年代,針線笸籮就代表了女紅,裁裁剪剪,縫縫補補,針線活兒是女人們的舞臺和生活的主色調。”從針線笸籮用料和制作的過程看,它被烙上明顯的農耕時代農業文明的印記,而“陪嫁針線笸籮是家鄉的風俗”讓文章書寫的內容又具有了鮮明的地域特色。作為壹段時代發展印記的留存,個體生命面對滾滾向前的洪流,站在潮頭的同時,時時回望,往往能夠尋覓到原本存在,但因為即時存在而被忽略,甚至被漠視的東西。而對過往的追念,以往時的心態尋尋覓覓時,才會對那些彌足珍貴的點點滴滴倍加珍惜。針線笸籮是極其稀松常見的,但在作者的眼中,它濃縮的是母親對女兒的殷殷深情。縱使世殊時異,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不會因為“逝者如斯”的長河滌蕩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的過濾而歷久彌新。

尚未遠嫁時,目睹母親制作針線笸籮的小心翼翼、專註認真,在壹材壹料的選取中深切感受到母親的情與意;帶著母親親手制作的針線笸籮為人妻之後,雖然自己的生活程式與軌跡已經不同於母親,但通過“作為壹件古董收藏”的針線笸籮,腦海中仍然能夠清晰地映現出母親的容顏,以及母親制作針線笸籮的情形;盡管在商品時代,針線笸籮已經失去了“用武之地”——“改個褲腳兒都有專門作坊”,但作為人生中壹件承載太多濃情蜜意的物件,它在生命中的實際價值與意義已經被其承載的精神與情感的象征意義所代替。機器有時候可以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工作,但機器畢竟是無生命的,是經過人類的大腦設計,通過雙手制作出來的,所以有些事情必須憑借雙手完成,工作中的、生活中的無不如此。“居家過日子,扣子掉了需要釘,褲腳兒開了需要縫”,正是在尋常生活中縫縫補補中,母親留下來的針線笸籮會時時出現在手邊。也正是有了它的相伴,才少去了生活中的許多麻煩,才避免了生活中壹些尷尬事情的發生。

壹針壹線總關情,壹詞壹語蘊哲理。因為有了母親傳下來的針線笸籮的陪伴,為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睹物思人,由情悟理。作者在回放那年那月的那人那事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母親的深情,還牽引起對母親的深深的思念,更從中悟出生活和人生的道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沒有十全十美的生活。“生活中難免在柴米油鹽和煙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絆絆,有壹個個隱約的窟窿。”生活中,乃至人生中需要很多的“針線笸籮”。有了這些“生活的備胎”,在遇到不順時,從備胎在找出“臨時的替補”,縱使無法恢復到原模原樣,但多少可以彌補壹些缺憾。“沒有殘缺的人生,稱不上實實在在的人生”,有了殘缺,如何把它盡可能地縫合到原有的模樣,取決於生活者的眼界和情懷。生活是粗糲的,形如人類歷史的發展壹樣。行走的過程,就是壹點點打磨的過程,殘損,修補,磨礪,循環往復,這樣才會日臻完善。驚濤駭浪是壹種生活的樣式,荊棘遍布也是人生面臨的境況。每壹個人都渴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壹馬平川,能夠風平浪靜,能夠充滿鳥語花香,但理想與現實的鴻溝永遠不可能填平。每壹個生活的智者,除了成為能工巧匠,用技術去搭建生活和人生的舞臺,更需要有藝術家的情懷去經營人生。生活的過程,就是用眼睛洞悉世界,用心去感受世態人情的過程。攻堅克難需要的是智慧,持之以恒的不放棄需要的是執著。所有這些,匯集在《繡朵花當補丁》中,讓情真意切的散文外溢出深邃的理趣。

“壹個小小的針線笸籮裏,承載著宏大的人生和無邊的智慧。”那物是具象的存在,映射的是前現代時代發展的印記。也正是有了這份儲備,才有了現代商品時代的品嘗與回味。女兒身,生活在母愛厚重的羽翼包裹下,無憂無慮;為人妻,現實生活的碾壓,需要壹個人冷靜地思考和面對,需要深思熟慮;而進入後現代,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傳統的生活程式壹點點被肢解,殘存的記憶能夠帶給後人什麽樣的思考,不得而知。也許,文章末尾卒章顯誌之語就是最好的答案:“母親的壹生過得從容而不乏輝煌,是她用壹種縫補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難、繁瑣、裂痕,壹地雞毛的瑣碎和冗雜,被母親果斷地剪下丟棄,用壹塊新的心氣兒去打補丁,將生活的粗糲和殘損遮蓋過去。”

(安徽省皖西經濟技術學校?陳士同)

附原文: 繡朵花兒當補丁

張金鳳

“補丁”是個舊詞,已經逐漸遙遠,也許有壹天會從我們的詞典中走失。打補丁在女紅冷落成霜的年代幾乎成了行為藝術。對於拿不起針線的女子,老壹輩人是鄙視的,我有幸學會粗糙的針線活,得益於母親教給我的打補丁的人生真諦。

 我有壹個精巧的針線笸籮,是母親作為陪嫁鄭重送給我的。針線笸籮是母親親手糊制,她把舊報紙搗成糊糊,攪拌些防蟲的藥材和糯米汁,然後依著模子糊成。紙糊的針線笸籮像個圓形的小箱籠,頂上還帶著蓋子,內裏樸實的笸籮外層用彩色蠟花紙裝飾,就顯得絢麗美觀,這就像母親的生活哲理,內裏是樸素的,卻經常想辦法給生活添點花色。

 針線笸籮裏有母親精心準備的嫁妝:壹把鋒利的剪刀,壹捆花花綠綠的彩線,大小不同的銀針、頂針、針錐,小巧的粉布袋,還有壹些花花綠綠的嶄新布片兒。給我展示這特殊的嫁妝,母親說,現在雖然很少動手做衣裳,但居家過日子,還是需要壹個針線笸籮,扣子掉了需要釘,褲腳兒開了需要縫,以後的日子裏,妳用得著這個。

 陪嫁針線笸籮是我家鄉的風俗,在那個壹切都要動手做的年代,針線笸籮就代表了女紅,裁裁剪剪,縫縫補補,針線活兒是女人們的舞臺和生活主色調。可是商品時代,改個褲腳兒都有專門作坊,壹個針線笸籮似乎只是順應母親傳承風俗的心意而已。

 結婚之後,我把針線笸籮作為壹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誠心實意地把它從衣櫃深處請出來。先生的衣服紐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紐扣掉落在外邊,難以配上同樣的,只能急忙找出針線笸籮,防患於未然,將那松動的和未松動的扣子,逐壹牢牢固定;又過了不久,我有件襯衣的紐扣“不辭而別”,幸虧我及時發現遺落在地上的它,於是也趕緊拿針線“規勸”壹番。

 此後的日子裏,我就端著針線笸籮開始壹個家庭婦女縫縫補補的生活。我結婚時的床單是喜慶的鳳凰牡丹圖,洗出破洞後我也不願意丟棄這意義特殊的物品,於是尋找花色和質地相近的布片,用細密的針腳給它疲憊的腰身加上武裝帶。帶補丁的床單,就像我們的婚姻壹樣,不可能持續新婚那樣的新鮮甜蜜,難免在柴米油鹽和煙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絆絆,有壹個個隱約的窟窿。怎麽能輕言放棄呢,我們需要以無比虔誠的心穿針引線,用細密的情感和針腳,縫補它的裂痕和傷口。

 我結婚已經二十多年,母親也已離世十余年,但是她送我的針線笸籮壹直陪伴著我,我越來越珍惜它。因為有它,我的生活平淡中有滋味,坎坷中有真誠,困窘裏有鮮花,暗夜裏有月光,算不上順風順水,也活得活色生香,這是針線笸籮的功勞,這是縫補的功勞。

 小小的針線笸籮裏面蘊含著多少生活真諦和母親的祝福。那壹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備胎,有些東西,丟了是找不回來的,妳必須另外挑選哪怕遜色壹點的及時補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彌補了殘缺。人生哪有那麽完美,殘缺了,生活就風侵雨蝕,壹顆紐扣及時地守住妳的內心,安撫妳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兒,就是生活的補丁,用剪刀來挑選、裁剪,用它們來填補生活的漏洞。縫補,自然不是原裝,不會完全符合原初的夢想,但縫補就是不放棄,就是讓拋錨的車繼續旅程。生活是粗糲的,隨著歲月的打磨,傷痕會很多,我們就需要這種縫縫補補的精神。

 那頂針是壹個小的圓環鐵箍,銀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壹樣好看,鄉下的婦人和老婆婆,經常手戴著頂針,那是實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頂針的表面有許多小小的凹孔,來迎接針的尾部,壹根細小水滑的銀針,需要紮透厚厚的衣裳和布殼子。那些堅硬的生活塊壘,壹根滑溜溜的細針難以順利穿透,頂針恰恰給它壹種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堅硬尖銳的關口,是很難順利通過的,所以需要內心打磨壹個頂針,對著那些磐石壹樣的堅硬處,迅速地推進妳的針,到達妳的目的地。針錐有粗大的針尖,還有倒鉤,手握的部分是壹塊沈甸甸的鐵柄,這是更堅硬的精神支撐,在遇到巨大障礙的時候,用它先去打頭陣,將壹切阻礙洞穿後讓我們的針——生活的理想——從容通過。粉布袋是壹個沈默的荷包,內有壹包粉末和壹根來回拉伸的線,縫被子、棉衣的時候,需要針線長途跋涉,壹根粉線引導著針線走得不偏不倚,走出壹條漂亮的直線。

 壹個小小的針線笸籮裏,承載著宏大的人生和無邊的智慧。使用針線笸籮的過程中,我慢慢明白,母親的壹生為什麽過得從容而不乏輝煌,她就是用壹種縫補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難、繁瑣、裂痕,壹地雞毛的瑣碎和冗雜,都被母親果斷地剪下丟棄,用壹塊新的心氣兒去打補丁,將生活的粗糲和殘損給遮蓋過去。所以母親的人生雖然坎坷多難,但也有錦上添花、風生水起之時。作為壹個女人,學會給生活打補丁是多麽重要,有壹個用來縫縫補補裁裁剪剪的針線笸籮是多麽重要!

 粉布袋、剪刀、頂針、五彩的線,繡朵花兒當補丁,這就是母親的人生。她在縫補的同時,總不忘記,破洞也可以開出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