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的引證解釋是:⒈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對生,披針形,開淡紫色花。根黃色,中醫用做清涼解熱劑。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黃芩》_集解_引《別錄》:“黃芩生秭歸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_根陰乾。”。結構是:黃(上中下結構)芩(上下結構)。拼音是:huángqín。註音是:ㄏㄨㄤ_ㄑ壹ㄣ_。
黃芩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黃芩huángqín。(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根色深黃,可入藥。
二、國語詞典
植物名。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莖方形,葉形似箭鏃,夏日開紫花,根黃色,可入藥。
三、網絡解釋
黃芩(唇形科植物)黃芩(拉丁學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黃芩生於向陽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陜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中國北方多數省區都可種植。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俄羅斯。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關於黃芩的成語
黃茅白葦黃發駘背黃口小兒黃麻紫書黃梁壹夢黃粱壹夢白草黃雲黃耳傳書黃鐘毀棄黃風霧罩
關於黃芩的詞語
黃雀銜環黃粱夢黃茅白葦黃耳傳書黃梁壹夢黃麻紫書白草黃雲過時黃花黃粱壹夢黃風霧罩
關於黃芩的造句
1、黃芩甙是中藥黃芩的主要成分,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2、金薄,銀薄,石膏,龍齒,鐵精,地骨白皮,茯神,黃芩,生幹地黃,升麻,茯苓,玄參,人參,虎睛,牛黃,生姜屑,麥門冬,枳實,甘草,葳蕤,芍藥,遠誌,柏子仁,白藤皮。
3、在這兒,我采到了山丹、地黃、龍膽、野生鳶尾、漏蘆、黃芩等中草藥。
4、黃芩苷脂質體具有壹定的肝靶向性,可延緩黃芩苷在體內的代謝為乙肝治療提供新途徑。
5、結果黃芩產地加工飲片優於藥典法制備飲片。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黃芩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