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候沒有後世的品級(壹品二品這樣的),就用俸祿代表品級。例如高級官員壹般是兩千石。千石和六百石也是類似的。
六百石歷史詞典解釋 官秩等級,戰國秦置。秦漢中央政府所屬機構令、長及郡國長吏如郡丞、縣令、長等多為六百石。銅印黑綬,月俸七十斛。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石,員十三人。成帝綏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石,員十三人”,由皇帝直接任免。其職責有監察“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淩弱。
漢初百余年,在無為而治政策指導下,經濟快速恢復,但同時又帶來了壹些其他隱患。漢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是在秦和漢初的制度基礎之上,鑒於當時監察制度存在的弊端,為加強專制集權而采取的舉措。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將全國除京畿外的所有地區劃分為13個監察區域。《漢書 · 武帝紀》載:“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於十三個監察區,設十三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各部刺史以皇帝所詔六條為標準監察地方,嚴密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