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布拉格和約的簽定,給德意誌,帶來了什麽後果?

布拉格和約的簽定,給德意誌,帶來了什麽後果?

古斯塔夫?阿道夫與阿爾布雷希特?馮?華倫斯坦的戰爭動員的軍隊規模在歐洲史無前例。1628?1629年,華倫斯坦麾下的士兵數量遠超10萬人,1631年底,古斯塔夫?阿道夫的軍隊大約有15萬人。在布賴滕費爾德,3萬多人的帝國軍與4萬人的瑞典薩克森聯軍浴血廝殺。要維持如此龐大而集中的軍隊,基本戰略是盡可能地協調供應物資和收集資源的各類組織,以占領和守住德意誌中部和北部領地、波希米亞、西裏西亞和摩拉維亞為目標。對行動最重要的後勤保障是河流。

各類資源都是通過戰爭稅(貢賦)以實物和現金的形式從盡可能廣泛的有生產力的地區取得的。華倫斯坦的戰略圍繞易北河與奧德河展開,供應鏈的源頭是摩拉維亞、西裏西亞和波希米亞。古斯塔夫?阿道夫的戰略在從巴伐利亞轉移到弗蘭肯以前依靠萊茵河及其支流。瑞典人在紐倫堡的慘敗壹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供應鏈被削弱了。《布拉格和約》簽訂之後,德意誌各交戰方的軍隊人數也下降了。維也納戰爭委員會估計1638年初動員的軍人還有7.3萬人,而到1639年就只有5.9萬人了。古斯塔夫?阿道夫時代的瑞典維持著5個集團軍。

到17世紀40年代初,集團軍數量已經縮減到了2個。戰爭最後的幾場重要會戰參加的軍隊遠遠小於17世紀30年代早期的軍隊。在波希米亞南部的揚考(1645年3月5日),1.6萬人的帝國軍對陣人數相仿的瑞典軍。1645年8月3日在阿勒海姆進行的第二次訥德林根之戰中,1.6萬人的巴伐利亞與帝國聯軍對戰1.7萬人的法國與黑森聯軍。瘦身過的軍隊韌性更強,戰鬥經驗更豐富。軍官過度的野心得到了抑制。指揮官更能管理自己的供應鏈,拖欠兵餉的情況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指揮官利用自己的調動部隊的行動自由保護自己的野戰軍,避免圍城戰,著力奪取或保持戰略優勢。

以瑞典為例,瑞典軍隊在訥德林根之敗後逐步重建。約翰?巴內爾陸軍元帥以波美拉尼亞和梅克倫堡作為供給基地,在波羅的海通行費和法國補助金的支持下,領導壹支大體上由德意誌和蘇格蘭老兵組成的軍隊在1636?1637年、1639?1640年和1641年向西裏西亞、摩拉維亞和波希米亞發起進攻。他的軍隊很少超過2萬人,所以可以避免帝國軍完全消滅瑞典在德意誌的存在。他的接班人倫納特?托爾斯騰松陸軍元帥延續了這個戰略,1642年他的遠征軍在第二次布賴滕費爾德之戰(1642年10月23日)中粉碎了帝國軍。

1643年他在丹麥遭遇挫折,不過次年他攻入德意誌腹地,在於特博格之戰(11月23日)中差點全殲了馬蒂亞斯?加拉斯)率領的帝國軍。號稱?軍隊拆卸者?的加拉斯領著1.2萬名步兵和4 000名騎兵投入戰場,結果只帶著殘余的大約2 000名步兵和幾百名騎兵逃到波希米亞。他被解除了指揮權,次年帝國軍在揚考和阿勒海姆連吃敗績,維也納不情願地開始考慮在威斯特伐利亞做出讓步。

驅使軍隊走向小型化、職業化的原因在於軍隊從德意誌領地獲取資源的現實與政治限制,以及軍事野心家與他們的國家贊助人的關系的變化。高級軍官的贖金不再是戰爭的壹部分,而是逐漸成了國家的責任。帝國?巴伐利亞聯軍和帝國?薩克森聯軍的資金來源從軍隊向被占領土地勒索的貢賦變成了定期稅收。參加雷根斯堡議會(1641年)的選帝侯和政治體同意將其他費用定期化,至少將駐軍費用定期化,這樣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不再被那麽隨意地強索錢財。

三十年戰爭對德意誌平民人口的累積影響不可能得到準確的估計。盡管焦土戰術被有意地使用(17世紀30年代在洛林,瑞典軍隊1632年和1646年在巴伐利亞),但是最大的影響毫無疑問來自糧食匱乏、犁隊短缺和疾病傳播。雖然有小城鎮被洗劫,特別是當守軍不肯投降的時候,但是大規模軍隊很少進入有墻的大城鎮。馬格德堡浩劫是壹個例外。

災難最嚴重的時期是17世紀30到40年代初,戰爭、氣候不穩定、村民臨時逃往城鎮躲避軍隊都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影響,使谷物價格沖上新高。農民的伏擊和反抗反映了農民對軍隊苛捐雜稅的不滿。1633年,松德高農民奮起反抗瑞典人,威斯特伐利亞農民與貴族和帝國騎士聯手對抗黑森軍隊。直線下滑的出生率對家庭和社區造成嚴重打擊,必定有壹些地區人口水平下降了不止30%。

盡管有墻的城鎮在壹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護,但是戰爭貢賦和被拖欠的利息與債息侵蝕了上層精英的財富。時人的第壹手證詞提供了個人體驗的鮮活記錄。天主教軍人彼得?哈根多夫的日記用平靜的語氣描述了自己在1634年洗劫壹座巴伐利亞城鎮時起的作用:?我在這兒得了壹個漂亮妞兒當作戰利品,還有12銀圓現錢、幾件衣服和壹大堆亞麻布。?幾個星期之後,他在另壹個地方記下了相同的事情,?而且我在這裏又得了壹個小妞兒?。

哈爾傑出的微型雕塑家萊昂納德?克恩用雪花石膏塑造了壹個瑞典軍人綁架壹個全身赤裸的年輕婦女的場景,她的雙手被捆了起來,即將遭到強奸,這尊雕塑讓觀眾想到那壹代幸存者無法忘卻的殘酷遭遇。

這些遭遇構成了對這場毀滅性的戰爭的公***意識的基礎,後來漢斯?雅科布?克裏斯托夫?馮?格裏美爾斯豪森(1668年出版的經典德意誌流浪漢小說喚起的就是這種公***意識。《癡兒西木傳》講述了流浪漢梅爾希奧?斯泰費爾斯?馮?富克斯海姆的故事,主角參軍入伍,改換門庭,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去了俄國,最後回鄉成為壹個隱士。這個故事不是作者的自傳,可是給讀者壹種自傳的感覺。

這部小說含蓄地指責帝國各當局沒能保護自己臣民。薩克森等地的統治者不召開等級會議是因為害怕遭到千夫所指,這也在情理之中。在真正召開等級會議的地方?黑森?卡塞爾和於利希?克累弗?貝格公國?君主的失敗受到了震耳欲聾的怒斥。不同信條和社會團體齊聲指出自己是被君主的愚政禍害的那個等級。

如何維持消耗戰這個問題對西班牙和法國兩大王國同樣重要。兩國都缺乏有效機制公平分配如此規模的戰爭產生的負擔。西班牙在歐洲長久以來壹直承擔著大規模戰爭的重負,它幾乎不可能改變分配負擔的方式。法國在17世紀30年代中期之前避免在國外承擔重要的軍事責任。它參加三十年戰爭主要是為了瓦解西班牙哈布斯堡在歐洲的霸權,用自己的霸權取而代之。為了實現這壹目標,法國需要在多條戰線同時開戰,並且爭取盟友實現***同目標。三十年戰爭變成了壹場全球爭霸,西班牙和法國都被拖到了崩潰的邊緣。

1634年,設計師在馬德裏城外修建了腓力四世的新宮殿麗池宮。西班牙王室應當在戰爭時期建造這座王宮來決定帝國的命運,這種想法出人意料。從外表來看,整座建築其貌不揚,但是它的內飾非常壯觀,其中最華麗的房間是王國廳(,這間長廳的靈感來自凡爾賽宮的鏡廳。它既是王座廳,也是公***畫廊,更是腓力四世展示權力的舞臺,這是腓力的策劃人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創意。這座房間旨在強化腓力的?權威?和?聲望?,這兩個詞是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政治詞典的關鍵詞。國內權威意味著強有力的政府和重大改革,國際聲望意味著擴張西班牙的權勢。

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1625年寫道:?我壹直希望看到陛下在世界上享有與自身的卓越和美德相稱的聲望。?各扇窗戶上方的壁龕裏放置著西班牙國王名下24個王國的盾形飾牌,大廳兩端掛著西班牙半島本身的飾牌。這種設計將繁多的事物聯系到壹起,暗示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1625年改革綱要的核心,即?強大、永久、不可分割的武裝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