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的黃字寫法如下:
黃的基本解釋:
黃[ huáng ]?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黃色。
2、特指中國黃河?:黃災。
3、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黃老(黃帝和老子)。
4、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事情黃了。
5、姓。
字形演變:
擴展資料:
文言版《說文解字》:黃,地之色也。從田,從炗,炗亦聲。炗,古文光。凡黃之屬皆從黃。
白話版《說文解字》:黃,中原土地的顏色。字形采用“田、炗”會義,“炗”也是聲旁。“炗”,這是古文寫法的“光”字。所有與黃相關的字,都采用“黃”作邊旁。
相關詞匯解釋:
1、蒼黃[cāng huáng]?
黃而發青;灰暗的黃色:病人面色蒼黃。
2、麻黃[má huáng]?
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枝木質化,呈小灌木狀,多分支,莖節明顯,葉退化成片狀。全草入藥,可提取麻黃素,有發汗、止喘等作用。
3、蠟黃[là huáng]?
狀態詞。形容顏色黃得像蠟:蠟黃色的琥珀。
4、黃菜[huáng cài]?
用打散了的雞蛋攤成的菜叫攤黃菜,溜成的菜叫溜黃菜。
5、黃鱔[huáng shàn]?
魚類。體長達50余厘米,黃褐色,有暗色斑點,無鱗。棲息於池塘、小河等處,常潛伏在泥洞或石縫中。是中國常見的淡水食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