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鑒易知錄》是壹部記載從傳說時代至明末歷史的綱目體通史,屬於中國通史讀本。
《綱鑒易知錄》是清朝康熙年間,浙江山陰文人吳乘權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燦合作編纂的壹部中國通史讀物。吳乘權等以為《資治通鑒》太繁瑣,因此起意編壹部篇幅適中繁簡適度的歷史書。
《綱鑒易知錄》時間跨度從太古神話傳說時代直到明,按照確定好的體例編排好史料大綱,在“綱”下直接敘述歷代史實,在特定正統觀指導下形成連續壹貫的編年時間線索,對於清代中後期的人來說,是壹部相當完整且明晰易讀的中國通史。
擴展資料:
社會影響:
北宋司馬光編纂我國編年史《資治通鑒》,南宋朱熹又改寫成《資治通鑒綱目》前面有綱,後面有目,綱是歷代史事的提綱,目是對歷代史事較詳細的記述,以後不少書采用這種體例,通稱綱鑒。
《綱鑒易知錄》有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十二冊本,糾正了原書和中華書局1960年校點本的壹百多處誤斷和錯訛。且是首次註釋、今譯,橫排出版。
《綱鑒易知錄》是壹部古史精華的薈萃。簡明扼要,通俗易知,年經事緯,力求平實。對於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古史,對林林總總的眾多史籍,《綱鑒易知錄》不失為壹把入門的鑰匙。
百度百科-綱鑒易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