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難產簡介

難產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癥狀 5 病因病機 6 分類 7 辨證分型 7.1 難產·氣血兩虛證 7.2 難產·氣滯血瘀證 8 治療 8.1 針灸治療 8.1.1 體針 8.1.2 耳針 9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難產的穴位 2 治療難產的方劑 3 治療難產的中成藥 4 難產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難產 1 拼音

nán chǎn

2 英文參考

dystocia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ifficult delivery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dystocia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partus difficilis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難產(dystocia[1]、difficult delivery[2])為病名[3][4]。是指以妊娠足月臨產時,胎兒不能順利娩出為主要表現的疾病[2][1]。見《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難產即滯產[4]。又名產難[3]。

4 癥狀

產婦臨產後,胎兒娩出困難,總產程超過24小時者[5]。

5 病因病機

胎兒娩出發生困難,為各種異常產的總稱[3]。多由血瘀、體虛正弱或恐懼受寒致氣血虛弱,氣滯血瘀而子宮收縮無力,或胞漿早破、產道異常、胎位不正、胎兒異常等因所造成[3][5]。

6 分類

楊子建《十產論》中傷產、催產、凍產、橫產、倒產等均屬難產範圍[3]。

7 辨證分型 7.1 難產·氣血兩虛證

難產·氣血兩虛證(difficult deliver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2])是指氣血俱虛,無力促胎外出,以產時陣痛微弱,宮縮不強,產程過長,或有下血,神倦乏力,心悸氣短,或用力過早,努責無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滑無力為常見癥的難產證候[6]。

7.2 難產·氣滯血瘀證

難產·氣滯血瘀證(difficult delivery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2])是指氣滯血瘀,運行不利,胎兒娩出受阻,以分娩時腰腹疼痛劇烈,宮縮雖強,但間歇不勻,產程進展緩慢,或下血暗紅、量少,面色紫暗,精神緊張,胸脘脹悶,時欲嘔惡,舌質暗紅,苔薄膩,脈弦滑數為常見癥的難產證候[6]。

8 治療 8.1 針灸治療

針灸療法有催產作用,適用於子宮收縮無力的滯產[5]。此類產婦多漿水已下,陣痛減弱,胎兒難出,產婦精神疲倦或精神抑郁[5]。

8.1.1 體針

針灸治療:取合谷、三陰交、至陰、昆侖等穴[5]。至陰和昆侖兩穴甩灸[5]。氣血虛弱者加足三裏;氣滯血瘀者加太沖[5]。

8.1.2 耳針

耳針:取子宮、腦、屏間、腎、膀胱等穴[5]。中等 *** ,頻頻撚針[5]。其他原因造成的滯產,應作其他相應處理[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