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單位
中國單位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裏、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換算關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裏=150丈=500米;2裏=1公裏(1000米)。
理解長度單位,首先要理解它的上位概念——單位。《現代漢語詞典》對“單位”的解釋是:計量事物的標準量的名稱。在測量中,以同類量的某定量為基準量,測定已知量相當於基準量的多少倍,該基準量稱為單位。如厘米是計量長度的單位,克是計量質量的單位,秒是計量時間的單位。作為數學的例子,還可以說1是自然數的單位,分子為1的分數是分數的單位
在測量線段的長度時,需要選定某壹線段作為測量標準,並規定其長度為1,稱這條線段為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有很多,主單位是米,其余都是派生的單位。測量時,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如測量跑道的長度用米作單位,測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用千米作單位,而測量跳遠的距離用厘米作單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