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翻譯是什麽

翻譯是什麽

1. 前蘇聯語言學派翻譯理論家費道羅夫說:“翻譯就是用壹種語言把另壹種語言在內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統壹中業已表達出來的東西,準確而完全地表達出來。”

2. 前蘇聯文藝學派翻譯理論家索伯列夫說:“翻譯的目的就是把壹種語言中的內容和形式移植到另壹種語言中去。”

3. 前蘇聯翻譯理論家巴爾胡達羅夫說:“翻譯就是把壹種語言的言語產物,在保持內容也就是意義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成另壹種語言產物的過程。”

4. 尤金?奈達說:“所謂翻譯,是指從語義到文體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原語的信息。”Tran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mess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meaning , and secondly in style.

《中國翻譯辭典》(林煌天主編,1997)在引用了數位前蘇聯學者和尤金?奈達對翻譯下的定義後,嘗試著給翻譯下了壹個比較完備的定義:翻譯是兩個語言社會(language community)之間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這個比較完備的定義甚至不如《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辭典》的定義更句概括力。

George Steiner在其《通天塔之後》After Babel——Aspects of Translation說:“按適當的理解,翻譯是壹個特定語言之內任何壹次成功的言語行為所包含的交際過程。”…translation, properly understood,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arc of communication which every successful speech-act closes within a given language.”(After Babel P. 49)

尼蘭賈娜(Tejaswini Niranjana):翻譯自始至終是個政治行為。(2002.3.20)

格特(Ernst August Gutt):翻譯是壹個推理過程。翻譯研究的對象是人的大腦機制。(1994.4.6)

圖裏(Toury Gideon)為代表的“描寫翻譯學派”所關註的則是“目的語文化對翻譯的影響”因為該學派認為“語言學和美學在翻譯過程中並不起什麽作用,選擇翻譯什麽作品主要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相關因素)

上世紀70年代的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認為:“翻譯是壹項為實現特定目的的復雜活動。”(Nord前言)之所以說這種活動復雜,是因為萊斯(Katharina Reiss)在實踐中發現有時因特殊需要(目的),要求譯文與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謂特殊要求,就是發起者(initiator)或委托人(commissioner)的要求。我們還知道,文化學派翻譯理論認為:“翻譯是各種社會力量用來‘操縱’特定社會、建設所需文化的主要文學手段。”(2002.2.36)

“描寫學派”的圖裏(Gideon Toury)認為“語言學和美學在翻譯過程中並不起什麽作用,選擇翻譯什麽作品主要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他這壹結論的根據是:對1930年到1945年這15年間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和意第緒語翻譯成希伯來語的文學作品的定量分析(2002.2.35)。

而同壹學派的尼蘭賈娜(Tejaswini Niranjana)認為“翻譯自始至終是政治行為”,其依據則是:在殖民主義時期,殖民者總是通過翻譯來使民族、種族和語言之間的不平等永久化。殖民地取得獨立後(也就是所謂的後殖民時期)前殖民地國家及其語境仍處處有著沒有殖民主義的殖民主義。(2002.3.20)

倫敦學派的創始人弗斯(J. R. Firth, 1890-1960)

威爾斯(Wolfram Wilss)的話說:“翻譯活動是在翻譯能力與翻譯行為之間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引用Harris和Sherwood的話說:“翻譯行為是內在能力的體現。”引用Toury的話說:“翻譯行為必備翻譯能力”。

Newmark也曾說過:原文文本的文化性越強,翻譯時可供選擇的方法就越多,就越有賴於譯者的創造性闡釋。1998.1.50)

Sperber、Wilson和Ernst August Gutt等人提出的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該理論認為語言交際以最佳關聯為取向,以最小的認知努力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說具體壹點就是:關聯理論認為翻譯是壹種語際闡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譯者作為交際的壹方,要使交際獲得成功,就必須對交際的另壹方(讀者)的認知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采取適當翻譯方法(直接翻譯或間接翻譯),使讀者能夠用最小的認知努力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

—篇在Venuti親自指導下寫成並發表在“中國翻譯研究網”上的題為《當代中西異化論的差異性》德文中說:“韋努蒂認為文學翻譯家在翻譯時總是在做選擇,這種選擇關系到譯者在翻譯中采取暴力的程度和方向。”

I also want to indicate that the freelance literary translator always exercises a choice concerning the degree and direction of the violence at work in any translation. 1995.19

19世紀德國學者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提出的兩種翻譯方法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

譯本壹 譯者要麽盡量不打擾作者,而讓讀者向作者靠攏;要麽盡量不打擾讀者,而讓作者向讀者靠攏。

譯本二 盡可能讓作者安居不動,而引導讀者去接近作者;或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而引導作者去接近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