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成語都是正確的,是近義詞關系。
1、發奮圖強?[ fā fèn tú qiáng ]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出 處:《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發憤圖強?[ fā fèn tú qiáng ] 也作發奮圖強。意指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或進步。也指下定決心力求上進的情況。?
出 ?處:何香凝 《孫中山與廖仲愷》:“ 孫先生 在那次聚會上談得並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 中國 積弱太甚了,應該發憤圖強,徹底革命。”?
擴展資料反義詞:
發揚蹈厲?[ fā yáng dǎo lì ] 原是描寫周初 《武》樂中的舞蹈動作,手足舞動,踏地猛烈。象征太公望輔佐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誌。後多用以 形容奮發有為、意氣昂揚的樣子。蹈厲:用腳猛烈 地踏地。
出 處:《禮記·樂記》:“發揚蹈厲太公之誌也。”
反義詞:
自暴自棄?[ zì bào zì qì ] 形容自己甘心落後,不求上進。暴:糟蹋;損害。棄:拋棄,鄙棄。
出 處:《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