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成語: 朗然若揭的意思,典故及詳細解釋

成語: 朗然若揭的意思,典故及詳細解釋

成語: 朗然若揭 成語簡解 編號 : 3347 成語 : 朗然若揭 註音 : ㄌㄤˇ ㄖㄢˊ ㄖㄨㄛˋ ㄐ|ㄝ 漢語拼音 : lǎng rán ruò jiē 參考詞語 : 昭然若揭 釋義 : 義參「昭然若揭」。見「昭然若揭」條。 Emoji符號 : 若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朗然若揭”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昭然若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達生》論述通達生命的真義,提出摒除各種外欲,讓心神寧寂,進而養神的方法。其中記述有個名叫孫休的人,有壹次去拜訪他的老師扁慶子,才走進門就慨嘆不已地詢問:「我安居鄉裏,不曾被人說過道德修養差;面臨危難時,也不曾被批評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卻從未有過好收成,為國出力也沒有遇上聖明的國君,卻被鄉裏所摒棄,被地方官所放逐。我到底有什麽地方得罪了老天,而遭遇如此的命運?」扁慶子說:「妳不曾聽說過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他們忘卻自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縱放心靈於世俗之外,在不求建樹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生活,這就是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像這樣處處標榜自我的作法,本來是很容易遭受傷害的,妳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方式來突顯他人的汙穢與低下,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高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壹般明顯而清楚。如今妳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麽閑暇抱怨上天呢?」典源又見《莊子.山木》。內容則是表述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大公任去慰問他,向他說明:或許是因為他賣弄聰明,去驚駭世俗的愚人;修身立德,去突顯別人的汙穢,光芒外露,就像日月壹般往來人群之中,顯而易見,所以如今才無法免於被排斥的禍患。後來「昭然若揭」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含義或真相非常清楚,顯而易見。 典源 : 此處所列為「昭然若揭」之典源,提供參考。◎1《莊子.達生》有孫休者,踵門而詫子扁慶子曰:「休居鄉不見謂不脩,臨難不見謂不勇;然而田原不遇歲,事君不遇世,賓於鄉裏,逐於州部,則胡罪乎天哉?休惡遇此命也?」扁子曰:「子獨不聞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1>以驚愚,脩身以明汙2>,昭昭乎3>若揭4>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註解〕 (1)飾知:裝作有智慧而弄巧欺人。飾,偽裝、假裝。知,音ㄓˋ,同「智」,智慧。 (2)明汙:突顯他人的汙穢。 (3)昭昭乎:明白顯著。 (4)揭:高舉。◎2《莊子.山木》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書證 : 01.清.梁章鉅《浪跡續談.卷八.致劉玉坡督部韻珂書.附玉坡督部覆書》:「接讀手劄,再三捧誦,仰見真情摯意,流露行間,不特我兄之襟懷,朗然若揭,即弟之前後衷曲,亦無不盡入鑒中。」 成語接龍

“揭”字開頭的成語

揭竿而起 揭竿為旗 揭竿起

“朗”字結尾的成語

豁然開朗

“朗”字開頭的成語

朗然若揭

“揭”字結尾的成語

昭然若揭 朗然若揭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朗然若揭”分成的單字詳解:

朗, 然, 若, 揭。

名稱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郵件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系,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正文 請輸入留言內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