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紼的引證解釋是:⒈謂喪葬時手執牽引靈柩的大繩以助行進。引《禮記·曲禮上》:“助葬必執_。”鄭玄註:“葬,喪之大事。_,引車索。”《後漢書·獨行傳·範式》:“式因執_而引,柩於是乃前。”⒉泛稱為人送殯。引唐黃滔《祭崔補闕文》:“方俟彈冠,仰修程於霄漢;誰雲執_,悲落景於桑榆。”明何景明《祭嶽母文》:“今母之亡,我適來鄉。臨風__,臨河執_。死生俯仰,哀來_哭。”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壹章:“出殯那天,劍平親自走來執紼。”。拼音是:zhífú。註音是:ㄓ_ㄈㄨ_。結構是:執(左右結構)紼(左右結構)。
執紼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執紼zhífú。(1)送葬時幫助牽引靈車,後來泛指送葬。
二、國語詞典
送葬時手執繩索以牽引靈柩,後泛指送葬。
三、網絡解釋
執紼執紼,漢語詞匯,送葬時幫助牽引靈車。
關於執紼的近義詞
送喪
關於執紼的詩詞
《工部發引日屬傷足臥疾不遂執紼》
關於執紼的詩句
原上空陪執紼人原上空陪執紼人愧我無因陪執紼
關於執紼的成語
抱關執_朋黨執虎抱關執鑰
關於執紼的詞語
負堅執_執意不從朋黨執虎執牛耳抱關執_明火執仗執箕帚各執所見執鞭墜鐙執法無私
關於執紼的造句
1、晨夕相依悲執紼,不堪重憶舊時遊。
2、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
3、最早由執紼者唱挽歌送喪的風俗,起源於漢代。
4、式即執紼引柩,柩已改重為輕,當即入穴。
5、法事進行到中間,師公道左手執盤,右手執紼,跪在地上,對著老子像壹叩首,再仰首,師公帽向後直觸地面,腳根頂住背部。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執紼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