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文化有什麽嚴格的區別嗎?
人們總把知識分子當作文化人來看待,我覺得不妥。知識分子是掌握了壹定知識的人,實質是工匠,知識工匠而已。不要混淆了知識與文化的概念。文化與知識是相互聯系有互相區別的兩個概念。前人的文化結果或者成就只能是後人的知識,後人掌握了並不意味著後人就擁有了文化,只能是掌握了知識。 什麽叫文化?什麽叫知識?什麽叫知識分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寫的《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定義的。文化,1、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2、考古學用語,指同壹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制造技術等,是同壹種文化特征,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3、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壹般知識:學習文化;知識,1、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2、指有關學術文化的:知識份子-知識界;知識分子,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如科學工作者、教師、醫生、記者、工程師等。從概念看而這就是有相當的區別的。 現如今,文化壹詞被廣泛的濫用了,酒文化、茶文化等等。文化壹詞似乎已經貶值到了壹文不值的地步。不論什麽事情仿佛壹和文化掛上鉤就瞬間高尚了、高雅了。如此說來妓女現象幹脆也叫做妓女文化、艾滋病也理所當然的可以稱之為性病文化的組成部分了。腐敗也可以稱之為腐敗文化了。那樣,我們是不是可以開設壹些相關學科,大學裏也相應設立什麽酒文化系、妓女文化系、性病文化系、腐敗文化系了?培養壹些此類學科的碩士、博士。不過至今尚沒聽說中國、就是外國也沒聽說有開設此類學科的。現今的中國人壹向崇尚與國際接軌,可是在這個問題上恐怕是沒有什麽軌可接,不然以我們中國人的特性早就接上軌了。 筆者認為長期以來人們混淆了知識與文化的概念,致使人們在好多現實問題上產生了模糊認識,比如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所產生的誤區、錯誤認識。 知識就像詞典定義的那樣,就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從時間的先後上講簡單的說,就是壹種前人給後是留下的對事物的常識和經驗。文化是什麽呢?筆者在詞典定義的基礎上認為是前人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實踐結合,經過探索研究所得到的關於世界、事物的原理、理論、及其體系的正確結論的總稱。當然因為世界的多樣性因而文化種類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也就可以定義為:掌握了前人遺留的常識和經驗的人。可見文化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要遠遠大於知識這個概念。擁有知識只是掌握文化的基礎,有知識不見得有文化,有文化必定有知識。妳熟記歷史年代、歷史典故、唐詩宋詞,可是妳並沒有因此而領悟到什麽、沒有因此而形成自己的什麽東西,那妳只是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而已,而不代表妳有文化。人們總是用誰誰有學問來形容某人有文化、有知識,其實有知識不等於有學問,學問應該與文化同義。眼下人們都在炒作易中天等類人,易中天之類人有文化嗎?我不敢妄下定論。但我敢說僅就其解說《三國演義》之類的作品而言,他們只是做了壹些類似翻譯的工作而已,僅僅是像翻譯壹樣起到了壹個工具的作用而已。並不代表其有文化,而只是具有了這壹方面的知識而已。 那麽到底是什麽人可以稱作有文化,什麽人可以稱作有知識呢?我認為有文化的人必須是開創了某壹領域的人、或是拓寬了某壹領域的人或是對這壹領域有所貢獻的人,簡而言之就是有所創造、發明、開拓的人。比如科學領域的牛頓、愛因斯坦、畢升、祖沖之;文學領域的曹雪芹、雨果、李白、毛澤東;教育領域的孔子、陶知行;哲學領域的黑格、馬克思、董仲舒等等如是者。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是不是可以進壹步這樣定義:“掌握了壹定知識在從事創造文化工作的人或知識工匠”。妳創造出了文化成就妳就是文化人,不然妳就是壹個沒有成就的創造文化的人、壹個沒有成就的知識工匠。如此說來知識分子就是掌握了壹定前人遺留的常識和經驗的工匠。這樣就好解釋很多事了,過去人們對知識分子很不好解釋,在劃分社會階層時很是不好確定,劃為單獨壹個階級似乎知識分子變成了統治階級與剝削者,知識分子不接受。劃為勞動人民普通百姓不樂於接受。因為雖然說是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可是老百姓總認為是有知識的人在領導自己,就連孔聖人都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嘛!如果用工匠理論或觀點來解釋就好多了。所謂階級只是以所持觀點、理念、理想、和所處的現實境地而劃分的。任何階級都由不同的人群組成,即普通勞動者、技術工匠、知識工匠。並且,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接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普及,人人都會變成了有知識的工匠。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正是社會對知識分子的概念認識理解不清的結果,就業需要技能,掌握了壹定的知識並不就是擁有技能。現在的大學特別是我國的大學培養的都是理論研究型學生,可是社會並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理論工作者,人的能力也決定不可能人人都成為理論工作者,掌握知識並不代表妳可以具備研究能力。社會需要的絕大多數是工作在社會實踐壹線的擁有壹定相應技能的勞動者、工匠。今後大學教育普及了,大學文化水平只能是普通勞動者必備的知識結構而已。當然,知識可以提高人們、人群、社會的素質。學校學到的知識僅僅是書面的,機械的,要想變成壹個真正有的文化的人、壹個有能力的人,還需將書面知識應用到在社會實踐中,與實踐結合,再學習、再創造。最終妳是不是壹個真正有文化的人、有能力的人還需要社會實踐來評判、鑒定。 文化是壹種思想結果、是壹種思維方式、是壹種思維體系、是壹種理論觀點、是壹種理念;也可以是壹種技能、秘方、生產方法等等。如此說來,妳說愛因斯坦是文化人,但不可以不認為愛迪生就不是文化人。妳說孔子是文化人,但不可以不認為畢升就不是文化人。妳可以說袁隆平是文化人、但妳不可以不認為雷鋒、鐵人王進喜就不是文化人。因為他們都創造了方法、精神,同樣推動了社會進步。可不可以這樣表述;各行各業的精英都是有文化人。在我們這個社會的確有有壹些人包括所說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