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具有尺度的意味,代表制定法律者、規範制度者。
抓周物品清單
1、字典或詞典:代表文學家或科學家,有知識的人才。?
2、書、筆:具有制定意味,代表書法家、文人、文職工作。?
3. 尺:具有尺度的意味,代表律師、法官、革命家。?
4. 計算器、算盤:代表商家或生意人。?
5. 人民幣(錢):代表富有之意,善於儲蓄的富翁或有錢人。?
6、信用卡:銀行家或金融行業?
7、印章:代表官位或官權。?
8、畫、水彩盒、彩色筆:代表畫家、藝術家。?
9、毛線團、布料:代表服裝設計師。?
10、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代表體育相關職業。?
11、笛子、小提琴、電子琴、CD:代表音樂家。?
12、筷子、鏟子:代表廚師、飯店業者。
擴展資料:
抓周,中國傳統風俗,現是東亞國家壹種小孩周歲時的預蔔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
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壹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現在也有些會放鼠標、牙刷等現代物品,也有些會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
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中就明確記載:“江南風俗,兒生壹期(即滿壹周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拭兒。”不少著述在論及抓周習俗的歷史時,都稱此俗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普遍流行於江南地區,至隋唐時逐漸普及全國。
到了唐宋時期,這壹風俗已從江南傳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國各地逐漸盛行開來,謂之“試晬”或“周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記載說:民間生子後,“至來歲生日,羅列盤盞於地,盛大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算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征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
元代和明代,此習俗更加盛行,被稱之為“期揚”,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試周”之稱。《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就詳細記載了壹則抓周趣事:“這年正是妳的周歲,我去給妳父母道喜。那日妳家父母在炕上擺了許多的針線刀尺、脂粉釵環、筆墨書籍、戥子算盤,以至金銀錢物之類,又在廟上買了許多耍貨,邀我進去,壹同看妳抓周兒。”
清末民初,北京民間仍然盛行這種小兒“抓周兒”禮。雖然,小兒周歲並不搭棚辦酒席,也不下帖請客,但凡近親們都不約而同地循例往賀,聚會壹番。壹般不送大禮(如賀幛、金銀首飾)僅是給小孩買些糕點食物或玩具。
另外,在習慣上,凡與小孩初見的長輩們,都用壹掛白線,拴上錢幣,給小兒套在脖子上,謂之“掛線”(此禮平時也適用)。
不少地方當孩子滿周歲時,仍有“抓周”習俗,但已沒有了迷信內容,純粹是壹種取樂逗趣的遊戲,以助孩子周歲歡樂之興。而這,也可說是我國古老民俗文化的壹種“遺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