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現代漢語詞典的最後有附錄歷代紀元表,

現代漢語詞典的最後有附錄歷代紀元表,

漢武帝是第壹個開始用年號紀年的皇帝。漢武帝即位最初幾年沒有設立年號,史家記錄事情的時候容易發生混亂,記不清哪壹年對哪壹年,所以開始使用年號,從漢武帝即位那壹年開始算為建元壹年,“建元“有“建立、開始”的意思在裏面,並約定每六年換壹個年號(後來就不再以6年為期限)。漢武帝的年號常常按照當時發生的大事來設立,比如元狩年間,有人發現有神獸出現,元鼎那年,從湖裏撈出了壹個青銅鼎什麽的。後來的皇帝就開始沿用這壹制度,用年號紀年。到了明清時期,基本每個皇帝只用壹個年號,所以也用年號來代稱皇帝,就是我們熟悉的“康熙”“乾隆”了。建元(6)就代表這個年號用了6年,後面的康熙(61)也就代表康熙這個年號用了61年,因為康熙在位期間沒有改過年號,所以也可以說康熙在位61年。

“辛醜”是幹支紀年法,中國古老的紀年方法,到現在仍然在使用。順序就按照歷代紀元表前面的幹支順序表,從甲子開始六十年壹換。建元(6)辛醜就代表建元壹年那年是辛醜年。

前143就更容易理解了。公元前143年。這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公元紀年法。比如我的這個回答現在寫在公元2023年。在公元紀年以前,中國歷史就已經繁榮興旺了,很多歷史事件都發生在公元1年以前,所以就標記為公元前。比如最值得註意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六國。這裏的建元(6)辛醜 前143,指的就是在公元前143年的時候,是建元壹年,那年是辛醜年。建元這兒年號用了6年。六年後換了年號為元光,再六年後換年號為元朔……

公元1年,也就是公元紀年開始的時候,漢平帝劉衎即位,年號元始。再往後的故事,都是公元多少年,而不是公元前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