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魯西南方言雜談-豬秧子

魯西南方言雜談-豬秧子

以前,在魯西南農村,幾乎每個農家小院裏都有豬圈或者是豬羊圈。當時,養豬是農家的壹項重要經濟來源,“壹頭肥豬,半塊光景。”這句老話也是這個意思。壹般情況下,每年壹開春,家裏會從集上或者從鄰居家逮(‘買、賒’的方言表述)壹、兩個豬秧子回來,悉心地餵養。壹來是通過養豬,可以把家裏的殘湯剩飯、刷鍋水餵給豬吃,使食物得到充分利用。二來可以隨時將豬屎尿上灑上壹層土,再混上壹些雜草根、零星樹或莊稼葉子漚,多積攢壹些土雜肥,三來就是到了年下時,把豬賣掉換成錢,或者殺豬吃肉、過紅白大事時用。

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從鄰居家逮豬秧子。當時,誰家的老母豬將小豬啦,幾公幾母,不用幾天便在莊裏、甚至臨莊上都傳開了。有準備養豬的人會告訴主家,“恁家嘞豬秧子給我留壹個,我到時候去逮”。等到豬秧子出窩那壹天,主家會預先通知預定的人壹塊到他家抓豬秧子。到了抓豬秧子那天,壹班的人瞄準正在吃食的豬秧子,各人抓各人的,壹霎時,豬秧子滿院子叫喚、奔跑,每個逮豬秧子的人身手敏捷,有摁住豬腿的,也有抓住豬耳朵的,也有踩住豬尾巴的。不管妳逮住什麽樣的豬秧子,主家是不管的。拿出檾繩,各人捆好各人的豬秧子,過秤秤重量,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價錢付錢或賒賬。逮來的豬秧子,前幾天壹般用面湯或麥麩子餵豬,不去掉綁繩,防止豬秧子識路,再跑回母豬身旁。等到飼養壹段時間,把豬秧子扔到豬圈裏,把圈門壹關,可以散開養了。

上述的“豬秧子”中的“秧子”壹詞,《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拼音yāng?zi,農作物的幼苗;水稻幼苗。動物的幼體或雛。”兩個意思。“豬秧子”用到的是其“動物的幼體或雛。”的意思,需要註意的是,在魯西南方言裏並不是所有動物的幼體都叫“秧子”,如馬駒子、牛犢子、羊羔子這幾個詞,就分別指的是馬、牛、羊的幼崽。“秧子”的第壹個意思在魯西南方言裏同普通話應用壹樣,就不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