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香的結構是:拈(左右結構)香(上下結構)。拼音是:niānxiāng。註音是:ㄋ壹ㄢㄒ壹ㄤ。
拈香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拈香niānxiāng。(1)指燒香敬佛。
二、引證解釋
⒈撮香焚燒以敬神佛。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二》:“然行香事,按《南山鈔》雲:‘此儀自道安法師布置。’又《賢愚經》雲:‘為蛇施金設齋,令人行香僧手中。’《普達王經》雲:‘佛昔為大姓家子,為父供養三寶。父命子傳香。’此雲‘行香僧手中’與‘傳香’,今世國忌日尚行此意。至人君誕節,遂以拈香為別矣。”明陳汝元《金蓮記·逅奸》:“今日丞相拈香,敢煩師兄陪款。”清沈初《西清筆記·紀典故》:“上每日臨幸之地,或詣神廟拈香逐日恭紀於冊。”《花月痕》第五回:“_癡珠_到了山門,便有齋婆迎接上殿拈香。”
三、國語詞典
撮香焚燒以敬拜神佛。後泛指祭拜鬼神。詞語翻譯英語burnincense德語Weihrauchdarbieten
四、網絡解釋
拈香拈香壹般在家祭時均為親屬,所以要拿香拜往生者,但公祭時因為來的人士可能只是朋友或鄰居同學並無親屬關系,往生者不能承受用香拜,所以以拈香方式進行。流程為先於主奠位置行壹鞠躬禮,再向前至祭壇前拈香三次。拈香時,以右手之大拇指、食指、中指拈起壹小撮香粉,提至眉中,向逝者行註目禮,再將香粉放回置香器皿(撚香之次數有壹次或三次者,依當地習俗或司儀之指示而定)。之後後退至主奠位行鞠躬禮,再由襄儀引道左右家屬答禮,答禮完畢之後,要立即向兩邊自動離開。
關於拈香的詩詞
《拈香·瓣薌來謁玉晨宮》《輪差祝聖所拈香》《鷓鴣天·手拈香箋憶小蓮》
關於拈香的詩句
自拈香炷禮秋雲拈香心字重綾書大字拈香疏
關於拈香的成語
拈花惹草拈華摘艷拈輕怕重拈毫弄管信手拈出拈題分韻吃醋拈酸拈酸潑醋隨手拈來手到拈來
關於拈香的詞語
拈輕怕重拈弓搭箭拈斷髭須拈酸潑醋信手拈來拈華摘艷隨手拈來手到拈來拈花摘草拈題分韻
關於拈香的造句
1、當天上午,五祖寺山門前五彩幢幡飄揚,香案端嚴而備,正慈法師拈香禮祖。
2、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
3、子牙分付停當,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獻花,繞臺三匝。
4、拈香嗅,疊股眠,花月春風與君歡。
5、遠至桂南的天地會會眾也聞風而起,雷再浩亂,州縣震動,遊民乘機煽惑,拈香拜盟,夥劫村莊。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拈香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