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碑文和墓誌銘都屬於悼念性的文體。但是,二者還是有不同之處。碑,通常是指石碑,墓碑就是立在死者墳墓前或者墳墓後面的石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去逝後,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到了現在,估計墓誌銘已經沒有人用了吧。
其實墓誌銘是碑文中的壹種,墓誌銘也可以說是碑文。墓誌銘壹般情況下是在世的人給已經去世的人寫的文章,通常是散文。碑文也可以是文人雅士遊覽勝地,看見了山河美景,心裏有感而發,壹時興起吟詩作賦,洋洋灑灑便揮筆寫下了壹遍文章,後人抑或是當時就把此文雕刻在了石碑上。
墓誌銘,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在死者的墓地裏會看到的東西。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墓誌:放在墓裏刻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刻。也指墓誌上的文字。有的有韻語結尾的銘,也叫墓誌銘。”
常言說:世事無常,人生難料。死後就會寫碑文來祭奠。我們常說的碑文的內容,壹般由誌和銘兩部分組成。誌大多數是散文撰寫,敘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以及對他的評價;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贊揚死者的功業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
墓誌銘壹般會埋在墳墓裏面,而碑文是刻在石碑上,讓前來祭奠的人觀看,所以從大方面說兩著很相似,但是從細節入手開始深究的話,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