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圖譜的應用涉及到眾多行業,尤其是知識密集型行業,目前關註度比較高的領域:醫療、金融、法律、電商、智能家電等。”基於信息、知識和智能形成的閉環,從信息中獲取知識,基於知識開發智能應用,智能應用產生新的信息,從新的信息中再獲取新的知識,不斷叠代,就可以不斷產生更加豐富的知識圖譜,更加智能的應用。
如果說波士頓動力的翻跟頭是在幫機器人鍛煉筋骨,那麽知識圖譜的“繪制”則是在試圖“創造”壹個能運轉的機器人大腦。
“目前,還不能做到讓機器理解人的語言。”中國科學院軟件所研究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孫樂說。無論是能逗妳壹樂的Siri,還是會做詩的小冰,亦或是會“懸絲診脈”的沃森,它們並不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麽、為什麽這麽做。
讓機器學會思考,要靠“譜”。這個“譜”被稱為知識圖譜,意在將人類世界中產生的知識,構建在機器世界中,進而形成能夠支撐類腦推理的知識庫。
為了在國內構建壹個關於知識圖譜的全新產學合作模式,知識圖譜研討會日前召開,來自高校院所的研究人員與產業團隊***商打造全球化的知識圖譜體系,建立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開拓性工作。
技術原理:把文本轉化成知識
“對於‘姚明是上海人’這樣壹個句子,存儲在機器裏只是壹串字符。而這串字符在人腦中卻是‘活’起來的。”孫樂舉例說。比如說到“姚明”,人會想到他是前美職籃球員、“小巨人”、中鋒等,而“上海”會讓人想到東方明珠、繁華都市等含義。但對於機器來說,僅僅說“姚明是上海人”,它不能和人類壹樣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機器理解文本,首先就需要了解背景知識。
那如何將文本轉化成知識呢?
“借助信息抽取技術,人們可以從文本中抽取知識,這也正是知識圖譜構建的核心技術。”孫樂說,目前比較流行的是使用“三元組”的存儲方式。三元組由兩個點、壹條邊構成,點代表實體或者概念,邊代表實體與概念之間的各種語義關系。壹個點可以延伸出多個邊,構成很多關系。例如姚明這個點,可以和上海構成出生地的關系,可以和美職籃構成效力關系,還可以和2.26米構成身高關系。
“如果這些關系足夠完善,機器就具備了理解語言的基礎。”孫樂說。那麽如何讓機器擁有這樣的“理解力”呢?
“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工智能先驅麻省理工學院的馬文·明斯基在壹個問答系統項目SIR中,使用了實體間語義關系來表示問句和答案的語義,劍橋語言研究部門的瑪格麗特·瑪斯特曼在1961年使用Semantic Network來建模世界知識,這些都可被看作是知識圖譜的前身。”孫樂說。
隨後的Wordnet、中國的知網(Hownet)也進行了人工構建知識庫的工作。
“這裏包括主觀知識,比如社交網站上人們對某個產品的態度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場景知識,比如在某個特定場景中應該怎麽做;語言知識,例如各種語言語法;常識知識,例如水、貓、狗,教人認的時候可以直接指著教,卻很難讓計算機明白。”孫樂解釋,從這些初步的分類中就能感受到知識的海量,更別說那些高層次的科學知識了。
構建方式:從手工勞動到自動抽取
“2010年之後,維基百科開始嘗試‘眾包’的方式,每個人都能夠貢獻知識。”孫樂說,這讓知識圖譜的積累速度大大增加,後續百度百科、互動百科等也采取了類似的知識搜集方式,發動公眾使得“積沙”這個環節的時間大大縮短、效率大大增加,無數的知識從四面八方趕來,迅速集聚,只待“成塔”。
面對如此大量的數據,或者說“文本”,知識圖譜的構建工作自然不能再手工勞動,“讓機器自動抽取結構化的知識,自動生成‘三元組’。”孫樂說,學術界和產業界開發出了不同的構架、體系,能夠自動或半自動地從文本中生成機器可識別的知識。
孫樂的演示課件中,有壹張生動的圖畫,壹大摞文件紙吃進去,電腦馬上轉化為“知識”,但事實遠沒有那麽簡單。自動抽取結構化數據在不同行業還沒有統壹的方案。在“百度知識圖譜”的介紹中這樣寫道:對提交至知識圖譜的數據轉換為遵循Schema的實體對象,並進行統壹的數據清洗、對齊、融合、關聯等知識計算,完成圖譜的構建。“但是大家發現,基於維基百科,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挖掘出來的知識圖譜還是不夠,因此目前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在研究如何從海量文本中抽取知識。”孫樂說,例如谷歌的Knowledge Vault,以及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主辦的TAC-KBP評測,也都在推進從文本中抽取知識的技術。
在權威的“知識庫自動構建國際評測”中,從文本中抽取知識被分解為實體發現、關系抽取、事件抽取、情感抽取等4部分。在美國NIST組織的TAC-KBP中文評測中,中科院軟件所—搜狗聯合團隊獲得綜合性能指標第3名,事件抽取單項指標第1名的好成績。
“我國在這壹領域可以和國際水平比肩。”孫樂介紹,中科院軟件所提出了基於Co-Bootstrapping的實體獲取算法,基於多源知識監督的關系抽取算法等,大幅度降低了文本知識抽取工具構建模型的成本,並提升了性能。
終極目標:將人類知識全部結構化
《聖經·舊約》記載,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巴別塔”,而今,創造AI的人類正在建造這樣壹座“巴別塔”,幫助人工智能企及人類智能。
自動的做法讓知識量開始形成規模,達到了能夠支持實際應用的量級。“但是這種轉化,還遠遠未達到人類的知識水平。”孫樂說,何況人類的知識壹直在增加、更新,壹直在動態變化,理解也應該與時俱進地體現在機器“腦”中。
“因此知識圖譜不會是壹個靜止的狀態,而是要形成壹個循環,這也是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地方提出來的Never Ending Learning(學無止境)的概念。”孫樂說。
資料顯示,目前谷歌知識圖譜中記載了超過35億事實;Freebase中記載了4000多萬實體,上萬個屬性關系,24億多個事實;百度百科記錄詞條數1000萬個,百度搜索中應用了聯想搜索功能。
“在醫學領域、人物關系等特定領域,也有專門的知識圖譜。”孫樂介紹,Kinships描述人物之間的親屬關系,104個實體,26種關系,10800個事實;UMLS在醫學領域描述了醫學概念之間的聯系,135個實體,49種關系,6800個事實。
“這是壹幅充滿美好前景的宏偉藍圖。”孫樂說,知識圖譜的最終目標是將人類的知識全部形式化、結構化,並用於構建基於知識的自然語言理解系統。
盡管令業內滿意的“真正理解語言的系統”還遠未出現,目前的“巴別塔”還只是在基礎層面,但相關的應用已經顯示出廣闊的前景。例如,在百度百科輸入“冷凍電鏡”,右豎條的關聯將出現“施壹公”,輸入“撒幣”,將直接在搜索項中出現“王思聰”等相關項。其中蘊含著機器對人類意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