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城市戶 城鎮戶 非農戶 農村戶 他們有什麽區別? 各享受怎樣的國家政策?

城市戶 城鎮戶 非農戶 農村戶 他們有什麽區別? 各享受怎樣的國家政策?

司法解釋的本義對於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區別,就是按照戶籍所在地劃分的,所以居民的含義是特定的,並不因為實際居住地而自然轉換戶籍所在地。

農村居民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何區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以前的人均生活費收入有何區別?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個人所得稅之後,所余下的全部實際現金收入(不包括借貸收入)。

(以前的)生活費收入:指調查戶實際現金收入中能用於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不包括借貸收入)

計算公式為:

可支配收入=實際收入-家庭副業生產支出-記帳補貼-個人所得稅

生活費收入=實際收入-家庭副業生產支出-記帳補貼-贍養支出-贈送支出-親友搭夥費

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費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費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目前,國家統計局規定的農民純收入指標,是指農村居民家庭全年總收入中,扣除從事生產和非生產經營費用支出、繳納稅款和上交承包集體任務金額以後剩余的,可直接用於進行生產性、非生產性建設投資、生活消費和積蓄的那壹部分收入。它是反映農民家庭實際收入水平的綜合性的主要指標。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包括從事生產和非生產性的經營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帶回和國家財政救濟、各種補貼等非經營性收入;既包括貨幣收入,又包括自產自用的實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銀行、信用社和向親友借入等屬於借貸性的收入。

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調查的城鎮居民家庭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余下的實際收入。

農民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區別在於:

從指標的含義上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中能用於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標。而農民純收入,則是指農民的總收入扣除相應的各項費用性支出後,歸農民所有的收入。這個指標是用來觀察農民實際收入水平和農民擴大再生產及改善生活的能力。

從形態構成上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壹種形態,即價值形態。它只是反映城鎮居民的現金收入情況。而農民純收入的實際形態有兩種,壹種是價值形態,另壹種是實物形態,主要是指農民自留的糧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它不但反映了農民的現金收入情況,也反映了農民的實物收入情況。

從可支配的內容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部用於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而農民純收入除了用做生活消費,其中有相當壹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產費基金,用於農民的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另外,從兩者所反映的實際收入的角度看,農民純收入基本上反映了農民收入的真實水平。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沒有包括城市居民在醫療、住房等方面間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因此,在運用上述兩項指標進行城鄉居民收入對比時,要充分考慮兩者的區別,全面正確地加以分析。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職工平均工資有什麽區別?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勞動工資統計中的職工人均工資是統計工作中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調查的範圍不同、統計口徑不同:

(1)調查的範圍不同。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查統計的範圍是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收入,包括家庭成員中的職工與非職工的收入;勞動工資統計中的職工人均工資調查統計的範圍是城市在職職工的工資性收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的收入。

(2)反映的內容不同。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中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即用家庭中得到的全部現金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減去記帳補貼及家庭從事副業生產支出的費用。職工人均工資是反映在壹定時期內職工工作單位以貨幣形式或實物形式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即包括計時工資、基礎工資和職務工資、計件工資(包括超額工資)、各種工資性的獎金和津貼、加班加點工資、附加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但不包括職工從工作單位得到的福利費(如洗理費等)、生活困難補助費、上下班交通費、自行車補助費、獨生子女費、保健用品費、文娛費、差旅費及會議補助費、誤餐補助費等。

城市居民家庭按收入水平分成幾組?貧困戶的標準是怎樣確定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規定,城市居民家庭按生活費收入的高低***劃分為八大組,各組家庭占調查總戶數的比重分別為:

最高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10%

高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10%

中等偏上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20%

中等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20%

中等偏下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20%

低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10%

最低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10%

其中:更低收入戶 占調查總戶數的5%

居民貧困戶是指在居民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仍處於貧困狀況下的居民戶。貧困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絕對和相對之分。在這裏,貧困的概念是指狹義的相對貧困,也就是指物質生活資料上的匱乏,指個人或家庭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不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質生活極端困苦。

測算居民貧困戶的核心是確定最低生活標準(也稱貧困線)。當前,國內外最低生活標準的測算方法很多。國家統計局在結合了我國國情,並對城市居民貧困問題進行了長期的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對多種方法的篩選和完善,總結出以下四種主要的測算方法:

(1) 基本需求法:這種方法是針對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完全依據滿足最低生活需要,確定消費的商品項目和需求量,並分別按同期的混合平均單價折成貨幣,加總計算最低生活標準。

(2)比例法:依據相對貧困的概念和居民收入的調查資料,把調查樣本中壹定比例的最低收入家庭視為相對貧困層,考察他們的平均消費狀況,將消費結構中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調整,得出這部分居民的消費支出額,作為最低生活標準。或直接把他們的收入水平定為貧困線。

(3)恩格爾系數法:以居民維持最低需要的食品支出為依據,除以同期最低收入水平組的恩格爾系數,得出最低生活標準。

(4) 數學模型法:利用現有的調查數據,由收入指標與食品、衣著等八大類支出建立壹個擴展的線性支出系統模型,推導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此確定貧困標準。

以上四種方法在理論上和操作上各有所長,又均有壹定的局限性。

市政府為解決低收入戶的困難,制定了社會保障線標準,從1999年7月1日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273元/月;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286元/月;失業保險金291-374元/月;從1999年9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400元/月。

計算人均工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時為什麽要扣除價格因素?用什麽方法扣除?

人均工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職工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分析兩者增長狀況時,如果只是簡單地用報告期與基期進行對比,只能是反映貨幣收入數量的增長,不能體現收入水平增長的真實情況。這是由於在壹定時期內,由於物價上漲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貨幣所能購買到的生活消費品和社會服務的數量與基期相比相應減少,造成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因此,計算人均工資和人均生活費收入的實際增長時,必須要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在目前國家統計部門所編制的各種價格指數當中,最能反映物價對人民生活影響程度的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計算人均工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時,都是扣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具體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為:

人均工資(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速度(%)= 報告期人均工資(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工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城鄉居民收支情況是怎樣調查出來的?

目前,在我國對城鄉居民收支狀況的調查,采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抽樣調查方法。在進行城鄉居民收支狀況調查之前,首先要進行經常性記帳戶的抽選工作。在調查樣本的抽選上,城市和農村均是采用多階段抽樣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城市在壹次性調查樣本抽選前先將樣本的街道、居委會的居民家庭底冊即總體單位按無關標識排隊,用等距抽樣的方式抽選出調查戶,然後對抽中戶進行家庭基本情況和收入為內容的壹次性調查,然後將抽中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標識排隊,再用等距抽樣方式抽選出經常性記帳戶。而農村是采用按收入標識排隊,對稱等距抽樣的方式分階段抽選出記帳戶。

在完成了經常性記帳戶的抽選工作後,要取得完整的居民收支調查資料,城市和農村均需經過以下幾個相同的步驟:

第壹步:布置任務(或稱開戶)。向記帳戶布置記帳任務,壹般是以政府的名義召開記帳戶和有關領導參加的動員會。闡明意義,要求記帳戶記好收、支帳,向政府提供決策所必需的真實可靠的家庭生活狀況變化的資料

第二步:試記帳。記帳戶在正式記帳之前要進行試記帳。目的是通過輔導和糾正差錯,把記帳錯誤消滅在正式記帳之前。

第三步:訪戶調查。就是調查員深入調查戶實地調查,訪戶是壹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調查初期尤為重要。它可以了解和幫助記帳戶解決記帳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逐步加深與記帳戶的聯系,取得進壹步的支持配合。

第四步:輔導記帳。調查員具體指導被調查戶記帳,這是提高調查工作質量的重要的環節。針對有些記帳戶,特別是農村記帳戶中負責記帳的人員,文化程度可能較差等情況,幫助其提高記帳能力,以保證基礎資料的可靠性。

第五步:集中記帳。由專職或兼職調查員直接入戶收取記帳資料。每月分兩次收帳,月中和月底各壹次。

第六步:審查帳本。調查員收回記帳資料後要進行審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訪戶查證落實或電話查詢。審查記帳資料是壹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基本要領主要有:

(1) 就業人口和收入的對應關系。

(2) 記帳分類是否準確無誤。

(3) 支出項目中單位、數量、金額及購買來源是否分清。

(4) 進行邏輯關系檢查。

(5) 平衡關系檢查。

第七步:編寫代碼。由於各地城鄉住戶調查報表基本上實現了微機匯總,在上機錄入匯總前,應將記帳戶記帳的每個項目按規定要求進行編碼,以便匯總。

在實施了以上步驟以後,就基本上取得了城市居民收支狀況的調查資料。但是,在進行農村居民收支狀況調查時,在經常性調查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年末的壹次性調查作為補充。因為經常性調查項目較少,不能反映農村居民收支狀況的全貌。例如,根據農村的生活特點,經常性性調查資料只能反映農民純收入中的現金部分,而不能反映農民的實物(指自留糧油等)情況。因此,必須通過年末的壹次性調查來補充經常性調查資料,以全面了解農村居民收支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