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盜、竊在古代漢語中的意思

盜、竊在古代漢語中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

盜1

1.偷竊;劫掠。《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史記·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孔文舉 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牀頭盜酒飲之。”《新唐書·郭知運傳》:“ 吐蕃 將 坌達延 、 乞力徐 寇 渭源 ,盜牧馬。”

2.引申為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莊子·胠篋》:“﹝ 田成子 ﹞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後漢書·黃瓊傳》:“處士純盜虛聲。” 宋 司馬光 《論夏令公謚第二狀》:“若有不令之臣,生則盜其祿位,死則盜其榮名。”《明史·崔景榮傳》:“ 魏忠賢 盜國柄。”

3.侵犯。《史記·酷吏列傳》:“吾使生居壹郡,能無使虜入盜乎?”參見“ 盜邊 ”。

4.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淮南子·人間訓》:“ 秦牛缺 徑於山中而遇盜,奪之車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三:“ 蔡裔 有勇氣,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兒入室, 裔 拊牀壹呼,二盜俱隕。” 清 袁枚 《贈編修蔣公適園傳》:“遇盜 許昌 ,兩騎截路中,五人行劫。” 胡小石 《夜聞捕盜》詩:“大盜膾萬肝,竊鉤復何數。”

5.讒佞的人。《詩·小雅·巧言》:“君子信盜,亂是用暴。” 鄭玄 箋:“盜,謂小人也。” 孔穎達 疏:“盜竊者必小人,讒者亦小人,因以盜名之。” 漢 王符 《潛夫論·忠貴》:“ 息夫 、 董賢 ,主以為忠,天以為盜。”

6.指欺世惑眾的人。 宋 蘇洵 《蘇氏族譜亭記》:“其輿馬赫弈、婢妾靚麗,足以蕩惑裏巷之小人;其官爵、貨力足以搖動府縣;其矯詐脩飾言語,足以欺罔君子:是州裏之大盜也。”

7.對反叛者的貶稱。《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炎正中微,大盜移國。” 李賢 註:“大盜,謂 王莽 篡位也。”《舊唐書·代宗紀論》:“自三盜合從,九州羹沸……人不聊生。”三盜,指 安祿山 、 史思明 、 仆固懷恩 。《宋史·徽宗紀四》:“ 淮南 盜 宋江 等犯 淮陽軍 。” 清 湯右曾 《澄海樓》詩:“大盜移國 明 社墟,澒洞煙塵昏六幕。”

8.指外來入侵者。 唐 陳子昂 《上西蕃邊州危事》:“臣愚不習邊事,竊謂 甘州 宜便加兵,內得營農,外得防盜。”

9.殺人者;刺客。《尉繚子·武議》:“殺人之父兄,盜也。”《舊唐書·代宗紀》:“丁卯夜,盜殺 李輔國 於其第,竊首而去。” 宋 洪邁 《容齋五筆·白居易出位》:“去年六月,盜殺右丞相於通衢中。” 元 姚燧 《唐州知州楊君墓誌銘》:“自盜殺 阿合馬 後, 桑葛 使總制院。” 清 趙翼 《陔餘叢考·竊人著述》:“ 宋之問 從 劉希夷 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句不得,遂使人以計殺之,則竊書賊而並為盜矣。”

10.私通。《漢書·陳平傳》:“聞 平 居家時盜其嫂。” 顏師古 註:“盜,猶私也。”《新唐書·劉武周傳》:“久之,盜 仁恭 侍兒。”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韋公子》:“盜婢私娼,其流弊殆不可問。” 章炳麟 《訄書·別錄乙》:“又好色,嘗盜良家子。”參見“ 盜嫂 ”。

11.逃避。參見“ 盜稅 ”。

12.簒奪。《新唐書·祖君彥傳》:“﹝ 王世充 ﹞已自欲盜 隋 。” 康有為 《〈新學偽經考〉序》:“ 司馬 盜 魏 , 嵇紹 忠。” 章炳麟 《客帝匡謬》:“ 梅福 之訟 王章 也,見 新 室盜 漢 之朕而塞之也。”

13.竊據。《新唐書·薛舉傳》:“ 舉 父子盜 隴西 五年滅。”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地險》:“ 劉表 居 荊州 , 呂布 盜 徐 。” 宋 陸遊 《出塞》詩之四:“小醜盜中原,異事古未有。” 章炳麟 《客帝匡謬》:“盜沃土於中夏而食其賦稅。”參見“ 盜據 ”。

14.私下;暗中;非法。《史記·佞幸列傳》:“ 鄧通 免,家居。居無何,人有告 鄧通 盜出僥外鑄錢。”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夜,伺其寢後,盜照視之。” 唐 李翺 《嶺南節度使徐公行狀》:“前節度使歿,掌印吏盜授人職百數。”《新唐書·食貨誌三》:“ 汴宋 節度使春夏遣官監 汴水 ,察盜灌溉者。”

15.淺色或雜色。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凡言竊、言盜,皆借色、淺色、間色也。”參見“ 盜驪 ”。

竊:

1.盜賊。《莊子·天道》:“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 成玄英 疏:“竊,賊也。”參見“ 草竊 ”。

2.偷盜。《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淮南子·覽冥訓》:“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 姮娥 竊以奔月。”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好學,貧不能得書,乃求入集賢為書寫吏,竊官書讀之。” 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竊火給人,雖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參見“ 攘竊 ”。

3.謂非其有而取之;不當受而受之。《莊子·山木》:“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虛叨爵祿,無異盜竊。”《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無益而厚受祿,竊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雖有竊 秦 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 劉孝標 註:“以詐獲爵,故曰竊也。”

4.見“ 竊轡 ”。

5.侵害;危害。《亢倉子·用道》:“今夫惰農信地實生百谷,不力於其道,地竊其菓稼而荒翳之。”《呂氏春秋·辯土》:“夫四序參發,大甽小畝,為青魚胠,苗若直獵,地竊之也。既種而無行,耕而不長,則苗相竊也。”

6.抄襲。 漢 王逸 《〈楚辭章句〉敘》:“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取其要妙,竊其華藻。”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鄭漁仲 ( 鄭樵 )誚 班孟堅 ( 班固 ), 漢武 以前盡竊, 司馬遷 書,不以為慚。”

7.私下;私自。多用作謙詞。《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郤也,故願望見。”《漢書·韓信傳》:“臣愚,竊以為亦過矣。”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今請易名,竊恐非禮。”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劉海石》:“久失聞問,竊疑近況未必佳也。”

8.男女私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 相如 竊妻而受金, 揚雄 嗜酒而少算。” 唐 沈亞之 《馮燕傳》:“且無令不辜死者。吾竊其妻,而又煞之,當系我。”

9.切近。 唐 張懷瓘 《書斷·評》:“其觸類生變,萬物為象,庶乎《周易》之體也;其壹字褒貶,微言勸戒,竊乎《春秋》之意也。”

10.副詞。偷偷地;暗地裏。《左傳·莊公十年》:“ 公子偃 曰:‘ 宋 師不整,可敗也, 宋 敗, 齊 必還,請擊之。’公弗許。自 雩門 竊出,蒙臯比而先犯之。”《韓非子·說難》:“ 衛國 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齊 使者如 梁 , 孫臏 以刑徒陰見,說 齊 使。 齊 使以為奇,竊載與之 齊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陳元方 遭父喪,哭泣哀慟,軀體骨立,其母湣之,竊以錦被蒙上。”

11.通“ 淺 ”。淡。《左傳·昭公十七年》“九扈為九農正” 晉 杜預 註:“夏扈,竊玄;秋扈,竊藍。” 孔穎達 疏:“竊,即古之淺字。”按,《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 郭璞 註:“竊,淺也。” 邢昺 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參見“ 竊黃 ”。

12.通“ 淺 ”。稍微。參見“ 竊嘗 ”。

13.通“ 踐 ”。《晏子春秋·雜下三十》:“國不可窮,窮不可竊也。” 於省吾 新證:“竊,應讀作‘踐’……此言國不可窮,窮則不可踐也。”

14.用同“ 察 ”。考察;觀察。《荀子·哀公》:“竊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知之矣。” 楊倞 註:“竊,宜為‘察’。”《孔子家語·好生》:“竊乎其有益與無益,君子所以知。” 王肅 註:“竊,宜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