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念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心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WYNN 五筆98:WYNN 倉頡:OINP
筆順編號:34454544 四角號碼:80332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5FF5
基本字義
1. 惦記,常常想:惦~。懷~。~頭(思想、想法)。悼~。~舊。~物。
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雜~。信~。
3. 說,讀,誦讀:~白(戲劇道白)。~叨。~經。~書。
4. “廿”的大寫。
5. 姓。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心,今聲。本義:常思;思念,惦念)
2. 同本義 [miss]
念,常思也。――《說文》
天念爾祖。――《詩?大雅?文王》
不念昔者。――《詩?邶風?谷風》
不念舊惡。――《論語》
念悲其遠。――《戰國策?趙策》
念鬼。――《史記?陳涉世家》
念母勞家裏。――《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念蒙君實。――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因念黃山當平生奇覽,而有奇若此。――《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3. 又如:念誦(念叨);念恤(掛念憂慮);念舊(不忘故舊);念思(懷念);念想(想念);念壹(思念大道);念戀(思念愛戀)
4. 思考, 考慮 [consider]
顧吾念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 又如:念慮(思考);念咎(反省過失);念思(考慮)
6. 引申為憂慮 [worry;be anxious about]
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泛瀾。――唐? 韓愈《齪齪》
7. 愛憐 [show tender affection for]。如:念酸(嫉妒)
8. 哀憐,可憐 [feel passion for;pity]
念竇娥身首不完全。―― 關漢卿《竇娥冤》
9. 紀念 [souvenir]。如:念心兒(紀念品);念信兒(紀念品)
〈名〉
1. 想法;念頭 [idea;thought]
壹念之貞。――清? 袁枚《祭妹文》
愛汝壹念。――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概念;觀念;信念;雜念;邪念
3. 同“廿”。二十 [twenty]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與妻書》
4. 又如:念余年(二十多年)
5. 佛教名詞。法相宗別境之壹。指記憶 [memory]
念謂於緣明記不忘。――《俱舍論》
6. 姓
〈動〉
1. 誦讀,按字讀出聲 [read aloud]
欲為《論》,念張文。――《漢書?張禹傳》
2. 又如:念詞(念臺詞或道白);念咒(念誦自認為可以產生神奇力量的神秘語句);念曲(唱歌而聲無抑揚);念奴(唐天寶長安 *** ,以善歌著名。後用以泛指歌女);念奴嬌(詞牌名。其調高亢)
常用詞組
1. 念白 niànbái
[spoken parts of a Chinese opera] 戲曲中的道白
2. 念叨 niàndao
(1) [talk about again and again in recollection or anticipation]∶不斷地談起
他就是人們念叨的將軍
(2) [talk over]∶講;說
不要胡亂念叨這件事
3. 念佛 niànfó
[Nembutsu] 凈土宗信徒對阿彌陀佛名號的反復念誦,以此作為往生凈土的手段
4. 念佛 niànfó
[chant the name of Buddha;pray to Buddha] 信佛的人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
隔壁的毛奶奶吃齋念佛壹輩子
5. 念經 niànjīng
[rec......>>
問題二:"壹讀"是什麽意思 壹讀就是說另外還有壹個讀音,壹聲是壹個讀音,四聲是壹個讀音
問題三:?怎麽讀。意思是什麽 壹、基本字音
漢語繁體字?
多音詞
漢語拼音1chù
漢語拼音2chǔn
詞語註釋純馬;馬的別稱
二、《康熙字典》
生僻字
亥集上馬部
《集韻》《韻會》尺尹切《正韻》尺允切,音蠢。《海篇》馬雜文。又鈍馬也。
三、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粵語:ceon2
問題四:杯念是什麽意思是什麽 詞語
cherish the memory of;think of
1:~故鄉O~親人O~遠方的友人O她~那些貧苦的孩子們。[1]
2:對失去的不復返的時光、日子或者往事或人強烈的想念。
例句
“貧富強弱悉在懷念。”――《元典章新集?戶部?差役》
“據說蘆溝橋和西安的灞橋壹樣,古時都在橋邊折柳送別。我望著橋頭柳枝,更加懷念我年輕的朋友。”――碧野《蘆溝橋情思》
近,反義詞
1近義詞:惦記 紀念 記掛 眷念 神往 憧憬 吊唁 牽掛 掛念 牽記 緬想 懷想 、想念、 思念
2反義詞:忘記 忘懷 忘卻 遺忘 忘懷
問題五:?是什麽字,怎麽讀,意思是什麽 ?,見在線字典zdic/z/f/js/3919
該字是恩的異體字。
見在線《異體字字典》截圖
問題六:似念似念是什麽意思 似念非念,就是正念
問題七:文言文中的念是什麽意思 1. 惦記,常常想:惦~。懷~。~頭(思想、想法)。悼~。~舊。~物。 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雜~。信~。
3. 說,讀,誦讀:~白(戲劇道白)。~叨。~經。~書。
4. “廿”的大寫。
5. 姓。
6.梵語剎那,譯曰念,剎那者,時之極少,凡物變化於極少時者,莫如心念,故剎那義翻為念。
1,常思;思念,惦念。
念,常思也。――《說文》
天念爾祖。――《詩?大雅?文王》
不念昔者。――《詩?邶風?谷風》
不念舊惡。――《論語》
念悲其遠。――《戰國策?趙策》
念鬼。――《史記?陳涉世家》
念母勞家裏。――《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念蒙君實。――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因念黃山當平生奇覽,而有奇若此。――《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白首完節,爾尚念皇祖養士之仁。―― 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2,思考,考慮。
顧吾念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憂慮。
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泛瀾。――唐? 韓愈《齪齪》
4,愛憐。
宋?馬令《南唐書?舒雅傳》:“z韓熙載{性懶,不拘禮法,常與雅易服燕戲,猱雜侍婢,入末念酸,以為笑樂。”
5,哀憐,可憐。
念竇娥身首不完全。―― 關漢卿《竇娥冤》
6,紀念。
這是他家常穿的,妳好生替我收著,作個念心兒。――《紅樓夢》
7,想法;念頭。
壹念之貞。――清? 袁枚《祭妹文》
愛汝壹念。――清? 林覺民《與妻書》
8,同“廿”。二十。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與妻書》
9,佛教名詞。法相宗別境之壹。指記憶。
念謂於緣明記不忘。――《俱舍論》
10,姓氏。
念 賢:氐羌胡族,字蓋盧;金城⒑比恕V名東晉、西魏大臣。
11,誦讀,按字讀出聲。
欲為《論》,念張文。――《漢書?張禹傳》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念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註古音》葉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葉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從今。《正F》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B。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念
常思也。從心今聲。奴店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
常思也。方言曰。念、思也。又曰。念、常思也。許雲。懷、念思也。左傳引夏書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從心。今聲。奴店切。七部。
問題八:@是什麽意思?怎麽讀? 原來@是重量單位和容積單位;後來又成了工程用語;然後又成了DOS命令,如常用語[email protected] off”;再之壹開始是純粹地表示英文單詞“at”,後來這種用法逐漸減少了,可是又多了兩種用法:1.郵箱用戶名與域名之間的間隔符理應用“at”卻用“@”代替;2.表示單價,比[email protected] pound”表示以1英鎊的單價出售,這兩種用法使用頻率之高難以想象。“@”根據“at”的讀音讀“艾爾特”或“艾特”,另外,由於網絡用語越來越時髦,“@”又被“爆炒”出了3種用法:1.@時代即網絡時代;2.@是很酷的壹個表情,表示開心、高興等;3.@族即14-29歲的人。
@的來歷――第壹封電子郵件
@的出現
@本是容積單位,重量單位
@也是at的替身
@的讀音
@用於DOS批處理命令
@壹個時髦的表情,示意符號
@網絡時代的代名詞
展開
編輯本段
@的來歷――第壹封電子郵件
就職於美國國防部發展軍用網絡阿帕網BBN電腦公司的電腦工程師雷?湯姆林森帶來了這場劃時代的變革。他個性沈默寡言,小心謹慎且特別謙虛。1971年,湯姆林森奉命尋找壹種電子郵箱地址的表現格式,他首先編寫了壹個小程序,可以把程序的文件轉移協議與另外壹個程序的發信和收信能力結合起來,從而使壹封信能夠從壹臺主機發送達到另外壹臺。於是,第壹封電子郵件就誕生了。
湯姆林森把程序最後搞定時,立即給工作人員發了壹封郵件,告訴他們現在可以給其它電腦發信了。“所以,電子郵件是自己宣布問世。”湯姆林森說。
編輯本段
@的出現
接下來,湯姆林森要完成的工作是如何確保這個郵件抵達正確的電腦。他需要壹個標識,以此把個人的名字同他所用的主機分開。@――湯姆林森壹眼就選中了這個特殊的字符,這個在人名之中絕對不會出現的符號。“它必須簡短,因為簡潔是最重要的。它出現了,@是鍵盤上唯壹的前置標識。我只不過看了看它,它就在那裏,我甚至沒有嘗試其他字符。”這樣壹來,既可以簡潔明了地傳遞某人在某地的信息,又避免了電腦處理大量信息時產生混淆,第壹數字地址傳遞[email protected] 就應運而生了。
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電子信箱的表示形式:人名,代碼+@+電腦主機或公司代碼+電腦主機所屬機構的性質代碼+兩個字母表示的國家代碼。這使得電子郵件得以通過網絡準確無誤地傳送,而且賦予符號@壹個現在的全新的含義。
湯姆林森認為,盡管@使他成為傳奇人物,但這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給我帶來最大快樂的是,我找到了復雜系統中難題的解決辦法。問題越是難,我越是喜歡。”
編輯本段
@本是容積單位,重量單位
@被用於電子郵件,無疑是湯姆林森的壹大創舉。但在此之前,@曾有過壹段輝煌的歷史。那或許才是@的真正起源。
讓我們把目光追溯到遙遠的中世紀。在佛羅倫薩附近壹座名叫普拉托的小城裏,意大利學者在該市經濟歷史研究所的檔案中,發現了壹份壹位佛羅倫薩商人寫於1536年的信件,信中提到他發往西班牙的船貨,其中凡是涉及葡萄酒容積的地方,都是用@表示的,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使用這個符號的記錄。
專家們對中世紀的容器,酒價及當時的計量體系進行了分析比較後發現,當時在意大利,葡萄酒是按罐出售的。“酒罐子”在意大利語中是anfora,而@約合114加侖。直到今天,anfora在意大利仍然是酒的計量單位。
@本為西班牙的壹個重量單位,讀音為“阿羅瓦”
編輯本段
@也是at的替身
在中世紀的歐洲,由於印刷機尚未發明,如果要出版壹本書,就需要當時僅有的掌握知識的階級――僧侶們用手辛苦地刻出來。雖然at這個單詞寫起來很短,但使......>>